返回 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  皇兄何故造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 (第2/3页)

并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理所当然的,作为朝廷言路的代表,御史们很快闻风而动,一本本弹劾的奏疏,纷纷递了上来。

    只不过,如朱祁钰所料想的一般,这些奏疏基本分成两个部分。

    其一是将矛头直指萧镃,捕风捉影的揣测萧镃和程宗之间的关系,弹劾他为一己私利操弄抡才大典,指责他无才无德,不能为国家取才,乃清流败类。

    那话说的,仿佛萧镃不自裁谢罪,都不足以平民愤一般!

    其二则是关于馆选,不少科道官员进谏,觉得萧镃不宜继续在翰林院任职,提议尽早任命新的翰林学士,保证馆选的正常进行。

    这么多份奏疏递上来,似乎在朝局之上,已经形成了“汹涌”的朝议,那就是……

    无论是真是假,萧镃完了!

    他身上的污名洗不清了,即便是最后安然无恙,可士林中的清誉已然毁了,仕途又能剩得下什么呢?

    眼下看来,萧镃最好的出路,就是上疏辞官,或许还能保有最后一点体面。

    当然,这已经不重要了。

    弹劾萧镃,目的只是为了要把他赶下翰林学士的位置,最终的目的,必然还是要拿走这个位置。

    所以,便有了最上面的这两份奏疏……

    “查到什么了?”

    舒良欠了欠身,开口道。

    “回皇爷,按您之前的吩咐,奴婢们没有入各处的家宅,只是在外界有消息渠道。”

    “奴婢那日领命之后,回去查了近一个月以来,内阁众大臣及几位侍郎大人,陈尚书,杜寺卿等人的行踪。”

    “几位侍郎大人,还有杜寺卿,陈尚书等处都并无异常,只不过,在殿试之后,江阁老先是去了杜寺卿处,密谈了一段时间后,二人联袂去了陈尚书府中,随后第二日,陈尚书便递了奏疏举荐杜寺卿兼掌院事。”

    “不过,江阁老和杜寺卿虽是同去的,但是却未同出,奴婢布置的人手在府外瞧见,江阁老离开的时候,神色十分难看,似是负气而去。”

    “后来,奴婢又找命人了陈尚书府内的下人旁敲侧击,得知那一日在陈府当中,有人隐隐约约听到,杜寺卿曾怒斥江阁老,只不过,具体情形难以得知……”

    朱祁钰看了舒良一眼,倒是没有多说什么。

    是人都有私心,舒良自然也不例外,一众内宦当中,舒良的忠诚是最不容置疑的,也是最有能力的,但是,同样他也是有属于自己的野心的。

    试问一句,哪个特务机关的头目,不想恢复洪武永乐朝时的威风赫赫呢?

    不过,时代不同了。

    网收的太紧,会物极必反,道路以目的旧事,岂能重蹈覆辙?

    皇帝固然至高无上,但却不是独夫,他需要的是一群能够辅弼社稷的肱股之臣,不是只会唯唯诺诺,指哪打哪的应声虫。

    所以,有些手段可以有,但是,有些手段却需克制。

    将心思放在舒良所说的事情上,朱祁钰皱了皱眉,问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这次殿试,是内阁和陈循联手,想要拿回翰林院的控制权,但是在最后‘分赃’的时候,杜宁和江渊却闹了矛盾,所以,内阁和陈循才会分别举荐,想要争个高低?”

    殿试当中发生的事情,毋庸置疑是江渊在背后兴风作浪,但是,仅凭江渊是肯定不够的,这件事情背后,必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朝堂之上,朱祁钰让陈镒用科道的力量去查,但是,科道毕竟人多眼杂,而且用朝堂上的手段,迟滞是正常的。

    所以,朱祁钰也同时让东厂去查,只不过,不会摆到台面上而已。

    说到要下结论的东西,舒良就十分谨慎了,躬了躬身,道。

    “皇爷明鉴,就目前来看,应当是如此,近段时间以来,首辅大人并未在内阁当中做什么出挑的事,但是,却和京城当中的诸多大臣关系越来越好,时常相互宴饮,交游甚是广阔。”

    “奴婢虽不敢妄自揣测朝廷大臣,但也能看得出来,首辅大人在想法子融入京城的圈子当中,以便更加方便的沟通内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