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七十一章:天子无所不知  皇兄何故造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五百七十一章:天子无所不知 (第2/3页)

,可能做到?”

    这又是一个足以震动朝野的重大消息。

    于谦上奏举荐的那几个人,朝中自然早就有所流言,甚至于,有不少科道,已经上了奏疏弹劾于谦,就等着廷议了。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天子竟然趁着东宫出阁的廷议,直接就把这件事情抛了出来,而且,并非是商议,而是直接下诏。

    听听天子说了什么……

    “诏旨已经拟好,下发到了六科”!

    这意思就是,已成定局,不必再商量了。

    更不要提,还有军屯的事。

    自从于谦归京开始,朝中猜测的最多的,就是他在边境到底做了些什么,不少人都猜到,于谦巡查边境,是和军屯有关。

    但是,毕竟没有人真正看到于谦呈递出来的详细情况,所以,这件事情,反而没有前一件让众人的关注度高。

    虽然说天子是这样的态度,但是,依然有御史立刻站了出来,道。

    “陛下,此举不妥,于少保乃兵部尚书,其举荐之人,又是出任兵部之职,况兵部四清吏司,于少保举荐其三,有结党营私之嫌,此例断不可开,请陛下三思。”

    紧接着,不少科道官员,也开始跃跃欲试。

    但是,这一次,朱祁钰没有保持沉默,而是直接从御座上站了起来,俯视着底下的群臣。

    于是,所有的人都停了下来,望向御阶上的天子。

    众目睽睽之下,朱祁钰长身玉立,罕见的以一种肃然的神色开口道。

    “此次关于兵部的调动,还有对于军屯的清查……”

    “于谦,是受朕之命而为!”

    话音落下,满朝上下,顿时寂然无声,针落可闻。

    于谦更是猛然抬头,眼中带着浓浓的难以置信。

    在群臣的眼中,当今天子英明神武,胸怀天下,听言纳谏,仁慈宽厚,登基这一年多以来,几乎做到了所有人心目当中认为最好的君上。

    更难得的是,虽手握大权,却未独断专行,相反的,能够事事顾全大局,通过朝议多方斟酌而定,一切以社稷为重。

    这和某太上皇之前不听劝阻,胡作非为的对比强烈,以至于老大人们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中都十分庆幸,大明如今是当今天子在位。

    因此,在于谦举荐自己的亲信进入兵部的时候,哪怕他是天子的心腹,所有人的第一反应,也会是于谦谋私,而非天子暗中授意,意欲争权。

    然而,今天,廷议之上,众臣面前,天子明明白白的说……

    于谦的所作所为,皆是出于上意!

    极静之后,便是一阵低低的议论声响起,群臣反应过来之后,哪怕知道这个时候不合适,已然忍不住交头接耳。

    礼官一声鞭响,朝堂再度安静下来,随后,一名身着风宪袍服,头发花白的官员上前,拱手道。

    “陛下,清查军屯一事乃兵部执掌,自是无妨,但是,方杲,洪常,叚寔三人,皆与于谦亲厚,若调任兵部郎中,恐有把持兵部之嫌,请陛下明鉴,收回成命。”

    说话之人,是吏科给事中,周鉴。

    此人在朝中风评很好,以不畏权贵,清廉自守著称。

    和朝中诸多青年才俊不同,周鉴属于大器晚成的典型,考会试足足考了九次,四十五岁的时候,才勉强得中进士,步入仕途。

    初授御史,巡按江西,到任的当年,就干了一件大事。

    江西历来文风繁盛,出现了不少的进士举人,在朝为官的也多如过江之鲫,位列重臣的自然也有。

    因此,在江西巡按并不是什么好事,稍不小心,就会得罪权贵。

    周鉴当时得罪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的翰林学士,内阁大臣,如今的工部尚书,陈循陈老大人。

    当时,周鉴巡查至江西泰和县,接到百姓举冤,状告陈循之子陈容强占民田,强纳民女为妾。

    差事之后,他没有犹豫,即刻派人将陈容拘捕,通报陈氏退还民田,放还强纳民女,并赔偿银两财帛。

    陈家仗着有陈循在京为官,怎会对一个小小御史低头,不从。

    结果,周鉴直接在县衙里头,将陈容杖责五十,并再次通报陈氏,若再不从,则要将陈容枷号游街示众。

    陈氏书香门第,也是好面子的,别的他们都能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