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75章 来生再见  从八百开始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275章 来生再见 (第3/3页)

经被炸得几乎不存在战壕的各高地,然后又一波接一波的被击退。

    然后,经过一轮炮击,犹如浪潮般的蝗虫再度袭来,再被击退。

    接下来的两日中,这样的战况就是简单的如此循环往复。

    日本人光是运输尸体的卡车,都足以从九龙山口排到数里地之外。

    就连身为中将师团长的末松茂,看着堆满尸身的运输车,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但战至此时,已是由不得他了。

    日本华北方面军乃至帝国陆军的兜裆布,都在这一战,不能被中国人彻底扒拉下来了。

    用很多日本战史学者的比喻,中条山‘伤心岭’之战犹如淞沪会战中中方的四行仓库,什么高地什么中国人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帝国陆军的脸面。

    如果不能将这股袭击了运城的中国人彻底消灭,板垣四郎和杉杉元的个人名誉不谈,帝国陆军的脸面即将荡然无存。

    所以,114师团一个步兵联队打残了,换一个上,再打残,再换,直到三个步兵联队近9000人,全部打残掉。

    用时,三日!

    而战至此时,981高地虽然还在中国人手中,但其所有附属高地皆已属于日军。

    872高地大半也尽归日军,中方眼看着已经是摇摇欲坠,就像是行将就木的百岁老人,几乎不用你用手推,只是吹口气,就倒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独46旅旅部电台少尉报务员卢庆益受命向三十八军军部发出电报:“敌人下午攻克我高地最后一块附属高地,陈兵近千于我高地主峰之前,即将展开最后决战,我部官兵阵亡2000余,重伤俞千,两团营、连级军官战死大半,还能战之兵不过600,再无可迂回之战地,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报效国家,勉尽军人天职,绝不负军座平生作育之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

    以孔大旅长之坚强,在亲自赴一线战壕前亦如此绝望的给军部发出告别电文,也可以想象当时情形是多么险恶。

    但接下来一夜的苦战,中国人却并非像末松茂想象的那样一推就倒,哪怕他把1600辎重兵加入到自己最后的2个步兵大队中,总兵力达到3500余人。

    却依旧没法攻入他同样重点攻击的981高地主峰,奄奄一息的中国人总是不知会从哪里冒出来,疯狂对已经麻木的帝国官兵射击,直到把还在阵地上的所有帝国官兵杀死。

    没有人逃,双方就是近乎麻木的对射,直到一方彻底倒下。

    是的,战至此时,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已经近乎麻木,连死亡都不是那么恐惧了。

    双方惟一的念头,就是干掉对方,不管接下来自己会怎样。

    一方是以死换死,一方是用命换命!

    等到清晨,抵达一线的末松茂目瞪口呆。

    已经成为焦黑一片的山峰上,中国人已经残破至条状的军旗依然随风飘扬,山坡上遍布土黄色尸体,包括中方的阵地上。

    明明知道再用一把力,中方或许就会败北,但满脸颓然的末松茂却是清楚的知道,那永远都不可能了。

    因为,他手下已经没有可用之兵,甚至连500人都凑不出来了,除非他把那帮已经没有炮弹的炮兵们都拉上去。

    战至23日,中日双方的大小火炮都不再轰鸣了。

    因为双方的炮弹都已经告罄。

    处于被动的中方是没有任何补充,炮弹被打光还可以理解,但日军可是主动一方,又有后援,为毛也没炮弹了?

    实在是运城那场夜袭战几乎是抛了日军的根,别说炮弹没了,就连口粮也快没了。

    这还不止是末松茂的114师团,就连板垣四郎的嫡系第5师团也是如此待遇。

    从昨天下午开始,114师团就已经断粮,全军宰杀了50匹驮马才勉强喂饱了还活着的人,反正1000多辎重兵也被拉上战场,驮马也没球得啥用了。

    哪怕现在给末松茂几千兵,和中国人再打两天,哪怕是一天,不用任何外力,114师团也得崩。

    更要命的是,在末松茂还在痛苦到几乎想甩掉钢盔用撕扯头发来发泄时,一封由指挥部转发自陆航方面的电文却让他如坠深渊。

    。。。。。。。。。。

    PS:兄弟们投月票啊!推荐老友丁丁猫的新书“谍影从1938开始”,老友的书,还望大家多支持,感谢!(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