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4  从亮剑开始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74 (第3/3页)

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飞行轨迹,导向目标并摧毁目标的飞行器。”

    “是一种集合火箭学,空气动力学,制导学,材料科学在内的高精尖武器,是未来武器的发展方向。”

    李大团长此时的着装,配合这一套专业性话语,活脱脱的一个顶尖留洋顶尖专家,让赵刚一时间有些恍惚,宛如看到了全部就部队从美利坚换回来的顶尖人才。

    比如那位火箭专家。

    “这种是反舰导弹。”

    李云龙继续介绍,他指着一枚圆柱形,尾部有四片尾翼,中段还有短翼的弹体说道:

    “最大射程42公里,总重2400公斤,战斗部重500公斤,使用中断自动驾驶仪和末端主动雷达寻的符合制导,可以由鱼雷艇发射,当然,得改名为导弹艇,还可以用飞机发射。”

    此时在李云龙和赵刚身前的赫然是‘冥河’导弹,当然,系统做了一定的改进,性能未变,但发展出了空射型号,可以由大型轰炸机,运输机发射。

    最后,李云龙做了总结:

    “这才是真正的自动化武器,能做到防区外发射,发射后不管。”

    “咱们那个鱼雷,只能算半自动武器。”

    相比当前独立团装备的线导鱼雷,导弹在空气中运行,而空气环境比水下环境好的多,尤其是海面,杂波少,自导技术难度自然低很多,可以实现发射后不管。但线导鱼雷,几乎全程都需要人介入。

    真正实现水下鱼雷发射后不管,还需要十来年的发展,也就是近七十年代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才做到。

    “不错,有了这个,配合轰炸机还有新式运输机,预警机,我们就能切断鬼子的海外运输线了。”

    赵刚嘴里说着导弹的好处,语气十分随意。

    就算没有导弹,再过一段时间,部队也能封锁鬼子东南亚航线,无非是麻烦一点,所以此时他心里思考是另外一件事。

    环境,能促使人学习。

    好的环境,也能让人学习效率大增,这一点他早有有体会。

    但环境和氛围的影响是有限的。

    而独立团的那一批老人,孙德胜,张大彪,和尚,王根生,还有这个李云龙狗东西,从大字不是几个,到如今个个达到硕士毕业标准。

    或许知识广度还不够,但知识深度甚至有所超出。

    孙德胜都能设计改进高精尖机床了。

    满打满算也不过三年时间。

    还有他自己,同样是短短三年时间,学会了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等等十几个学科,而且都有非常大的深度。

    哪怕有大师傅教导,这个速度也很难想象。

    再想到无法理解的‘仓库’,赵刚心里有了一个想法。

    肯定是陈老板的原因,不然不可能学习知识这么快,很简单,因为学习这么快速的人,只限于独立团那一批精锐老人。

    到这里,他收回了思绪。

    涉及到陈老板,再思考就没有意义了,反正是好事就行了。

    “原计划还继续么?”

    赵刚看向李云龙。

    因为没想到这么快导弹就能到手,所以一开始他们是准备偷偷占领一座岛屿,建立机场部署飞机截断鬼子运输航线。

    有仓库,这一点不难。

    “为什么不继续。”

    李云龙拍了拍导弹,笑嘻嘻的说道:

    “有了这玩意,就可以彻底截断了鬼子运输航线了。”

    之前,即便建立了海岛机场,鬼子也可以使用夜间通过,白天隐蔽的策略通过,无非是运输量减少,目前他们没有水面舰艇,鱼雷艇无法彻底封锁航道。

    夜间,飞机没有战斗力。

    但现在有了导弹,小鬼子运输船队别想靠近本土。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