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四三章我只是在阐述一个事实  我在明末有套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四三章我只是在阐述一个事实 (第2/3页)

年肯定可以做到衣食无忧!”

    自从旅顺口离开,王在晋的脸色就没有好看过。

    不得不说,辽南确实是块宝地,土地肥沃,水资源资充沛,虽说这些作物是仓促种下去的,除了全旭运来一些化肥,但是农民们根本就不懂得该怎么照料这些新式农作。

    但是,土豆、玉米、红薯长势相当喜人,王在晋过来的时候,全旭已经开始让人采摘没有成熟的玉米了,这些玉米,可以用来煮着吃,或者做粥,反正也不会浪费,至于种子问题,全旭从来没有担心过。

    这些玉米提前收下来,一部分用来吃,更多的则是为了玉米秸秆,玉米秸秆可以做青储饲料,喂养辽东军的五六万匹战马,还有三四万头牛、骡子,这些牲畜都是大胃王,需要很多东西才能把他们喂饱。

    新修的路上,那些装载着青绿色的玉米秸秆,大车将道路塞得严严实实。

    虽然垦荒并没有完成预期任务,拥有四十余万亩田地,每亩顶多也就千把斤的收成,但是对于这些没有接触过这等高产作物的农民而已,已经是非常吓人的收成了。他们可以卖掉一部份,换了钱再从稻谷获得丰收的湖北、广东等地购买些大米、黄豆,这个冬天也就熬过去了。

    王在晋顾虑重重,他不知道全旭会不会答应他的条件,但是,从现在辽东百姓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这与大明与其他地方的百姓是截然不同的。

    大明其他地方的百姓,就仿佛行尸走肉,一脸麻木。

    终于,王在晋来到了金石山下。

    这里就是现如今全旭的新府邸,也是整个辽东军的大脑。他们一行人在全家军的带领下,走进一个如同牢笼一样的钢铁笼子。

    这是辽南工匠的发明了,现如今金石山一直在扩建,山上的石头被挖开,形成一个个巨大的坑洞,有的用来存放粮食,有的用来存放火药,有的用来存放被褥之类的生活物资,山上有很多石料需要往山下运,同时也有很多物资往山上运。

    一上一下非常不方便,他们从吊篮上带来了灵感,就拉了一条环形的钢索,利用自然吸引力,把山上的石料运下来,把山上的人用石料的重量,硬拉下来,简直就形成了古代的电梯。

    全旭发现这些做,感觉有点意思,就让工匠们保留了下来。

    关进了一个长达三丈,宽约两丈的大铁笼子,王在晋的心在往下沉,难道说,全旭准备把他们就地处决了?

    “你们不用担心,这是我们独特的上山方式,金石山要想走上去,你们走也要走上半天,咱们现在就需要一柱香!”

    果不其然,很快,“电梯”在一阵刺耳的金属声音中停了下来。

    沈良材躬身道:“在下沈良材,乃修武伯门下,诸位跟我来!”

    一步一步走向修武伯府,王在晋发现全旭实在是太有钱了。

    山间的山道,扶手都是用钢管制成,这需要多少钱?这个数字,他一时半会计算不出来。

    其实,这就是无知。

    王在晋不知道,这些扶手和围栏,其实是后世建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