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45 共同进步(4k)  重塑千禧年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045 共同进步(4k) (第2/3页)

就是希望能成为‘中芯二号’,不,可能也就是‘中芯三号’,万万没想到能看到一个这样的冰芯。”

    老领导提起当年冰芯启动前的筹备计划:“你们那个‘冰饮计划’,我现在想来还恍如昨日,十年饮冰,冰芯是真快十年了。”

    “我们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不断有技术和资金的驱动,这血液奔腾是怎么也凉不下来。”方卓答道。

    老领导点头,只觉这时间既慢又快。

    他喝了口茶,忍不住站起来在办公室里走了两步,忽然问道:“要是按你们这么算,是不是距离国际最先进的水平也近了?”

    “没想象中那么近。”方卓先这么答了一句,又看到老领导的神色,补充道,“但可能也比想象中更近一些。”

    老领导有些哭笑不得,直白问道:“冰芯的制程什么时候就能和台记比肩了?”

    “老领导我们关注的是冰芯对内地产业链的整体带动作用,我们需要面临复杂多变的形势,我们需要积累人才和技术。”方卓十分稳妥的说道。

    老领导微微点头,坐了回去,是这个理。

    “但要说能不能一时的争锋。”方卓慢慢把话又转了回来,“也许哈,也许等我们缴税的时候就能试一试。”

    “方总,你要这样说,那我还真期待你们缴税了。”老领导笑道,冰芯这把剑磨了十年,如此真有看它到最顶峰的时刻。

    方卓微微一笑,最近因为梁博士要做验证的焦虑焦躁反而都平和了下来。

    他最后聊了聊梁孟淞这个新晋院士,聊了聊冰芯即将设立的面向内地半导体的“冰芯奖”。

    鉴于梁孟淞提出的捐赠薪酬,方卓左想右想,还是觉得不用放到奖学金里,而是单独以冰芯的名义设立奖项。

    梁博士不缺钱,但该有的名声还是可以再多一些的。

    等到方卓结束与老领导的忆苦思甜,他又和省里领导谈了谈冰芯的技术情况,正如老领导的耳闻,一些关于冰芯技术问题的流言在本地也有被注意到。

    因为涉及到技术领域,省里也是有懂技术的专家顾问跟着听一听。

    只是,这么听下来倒觉得额头有些流汗了。

    “不是说方总不懂技术吗?听起来还挺专业的。”领导在送别方总之后转而听到技术顾问的评价,颇为纳闷。

    “也许是大师的熏陶……”专家只能这么看来自全球前沿的技术争端。

    全球这个产业,涉及到28nm具体技术的也就五指之数,再看研发进展,冰芯这方面已经足够匹配它的体量。

    以及,还有刚刚公布名单被成功增选为院士的梁孟淞,他的才华在冰芯得到彻底的绽放。

    专家这么一听,有一种自己已经十分远离技术的长见识的感觉。

    方卓结束与省市领导的见面,也就打算把玉壶路的兄弟企业们再逛一逛就返回申城,技术汇报的事还要抽空去京城走一趟。

    外面媒体包括IDC等机构在谈冰芯的技术困境,但内部最起码高层还是要清楚情况的,免得又横生枝节。

    方卓重点与长电等封装企业聊了聊业内的变化。

    今年三季度,台记宣布进军先进封装的领域,引发关注。

    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一环,冰芯是否会在这一领域出手,近期也颇受猜测。

    封装是下游环节,一直以来的技术进步都颇为缓慢,利润也被摊薄,基本是走薄利多销的路线,理论上来说,台记、冰芯这种代工厂的人工成本更高,是不容易与封装厂进行价格竞争的。

    但是,台记据说决心和力度很大。

    冰芯虽然现在没有这样的动向,可是,一个在业内流传的因素也很受大家认可。

    要谈冰芯就不能只谈冰芯,需要看易科,看易科系,也看方总的行事风格。

    易科做设计,冰芯做制造,上游和中游都发展起来了,似乎包揽下游也是理所当然的。

    今年,就在方总推特上评价最成功CEO之后,国内也把他评为最成功的CEO,其中一个理由传播的颇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