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52章,产能过剩、经济危机1  大明镇海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252章,产能过剩、经济危机1 (第2/3页)

出来的布匹主要都是销往这些地方,以外销为主。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再加上抓住帝国本土产业升迁换代的好时机,南云省的纺织厂是遍地开花,纺织业发展的极其迅勐。

    此时,在南云省西极港这里的一座大型工厂这里,刘晋就在这里参观、视察。

    眼前这座名为锦云纺织厂的纺织工厂,规模很大,占地面积很广,雇佣了超过2万名纺织工人,拥有大量先进的纺织机器,产量非常大。

    刘晋带着自己的仆人、管家,乘坐着几辆顶级的奔驰汽车来到锦云纺织厂,再加上刘晋本身的气质和气场,这锦云纺织厂的东家谢云山一看,立即就屁颠、屁颠,热情万分的前来接待。

    没办法,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的纺织业早已经是一片尸山血海的红海了,竞争极其的激烈和残酷。

    谢云山算是大明第一批纺织产业资本家了,经历过纺织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到白银期,再到现在的红海期。

    他最早的时候是在天津这边开纺织工厂的,那个时候,纺织出来的布匹非常的长相,机器纺织出来的布匹不仅仅成本非常的低,而且质量也是非常可靠、相当的不错。

    相比起传统的手工纺织布匹来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当时一匹布可以卖200多文,而成本还不到50文,利润非常的惊人。

    再加上机器的纺织效率,可以说纺织厂就是下金蛋的母鸡,日进斗金,财源滚滚,直接刺激了大明第一批资本家和工厂主的诞生。

    当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的时间。

    在东方这片土地上任何赚钱的买卖很快就会吸引无数人的投入。

    大明的权贵、士绅们也是纷纷加入到纺织产业当中,当时的纺织产业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技术含量,只要能够买到新式的纺织机器基本上就可以躺着赚钱了。

    一时之间,纺织工厂遍地开花,也是让纺织产业迅速的进入白银期。

    好在大明帝国本身的市场足够大,再加上在不断的对外扩张和殖民,这才让大明帝国的纺织业一直持续了足足20多年的黄金、白银期。

    但是伴随着工厂越开越多,很快就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原材料严重不足的问题。

    这一度导致棉花的价格直线飞涨,供不应求,后来刘晋弄出了羊毛纺织,这才大大地缓解了纺织产业的原材料不足的窘迫境地。

    但是这依然还是不够,西域、河中等地区的棉花种植园开始大规模的兴起,大量的纺织业资本家自己建立种植园种植棉花。

    可是这依然还远远无法满足大明帝国庞大的胃口,转头又开始在全球的殖民地、藩国这里大规模的建立种植园,这才逐渐的满足了大明帝国这个庞大无比的市场需求。

    一直到了最近这些年,刘晋使用粮食冲击全球,让全球各地放弃种植粮食,该种棉花和养殖绵羊之后,这原材料的问题才得到了解决。

    原材料的问题逐渐的得到了解决。

    但是人工成本上升,土地使用资金上升的问题,也是不断的迫使大明的纺织产业不断的进行迁移。

    起初是从京津地区、淞沪南京地区迁移到内陆省份,后来又逐渐的迁移到西域、河中、南云等地,有些甚至于直接迁移到海外的殖民地和藩国去。

    纺织产业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也是经历了诸多的变迁。

    并且从原先的单纯纺织布匹到现在的慢慢的发展为以成衣、成品制造为主,纺织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现在大明的纺织产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

    谢云山看着自己的锦云纺织厂,内心之中就充满了焦虑和忧愁,他丝毫没有一个大资本家、大工厂主的幸福。

    这家锦云纺织厂是他从一开始仅仅只有十几台纺织机器一步步做大做强建立起来的,是他的全部心血,是他的青春,是他的财富,是他要传给自己子孙后代的家业。

    眼前的庞大工厂相比起早期的工厂来,规模大了不知道多少倍,所使用的机器也全部都是最先进的纺织机器,全部都是使用电力来驱动的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