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73章,科举改革的提议  大明镇海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173章,科举改革的提议 (第2/3页)

   “这条件啊确实是太简陋了一些。”

    王守仁笑了笑感叹道:“想当年我们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考试的几天时间啊,那真的是难熬。”

    “现在时代变了,有些东西也确实是该变一变了。”

    王守仁也是感慨万千,当年自己参加科考的时候还是不到30岁的年轻人,这一转眼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自己马上都要花甲之年了。

    当初一介书生现在也是已经成了手握大权的内阁大臣,时间过得太快了。

    想当年自己在这个小小的考棚里面,艰难的熬过了几天的时间,想想都觉得真是不容易。

    “是,我一定仔细的进行整改。”

    方永良也是连忙说道。

    “老王啊,这时间是过得真快啊,当年你我同期,算算时间都已经过去三十年了,岁月不饶人啊!”

    刘晋笑着和王守仁回忆起当年一同参加科举考试的事情来。

    “是啊,都已经过去三十年了,不过我依然还记忆犹新,当初我就是在丙字23号考棚,就是这个考棚里面考试的。”

    王守仁也是笑着点点头,随即来到一处考棚说道。

    “哈哈,那你运气可不算太好啊,这里离茅房可不算太远,我当时的位置可是很不错的。”

    刘晋顿时就笑了起来。

    “还好,还好,要是再过去几个位置的话,我估计我可能就要名落孙山了。”

    王守仁也是笑了。

    旁边的方永良以及礼部的官员也是仔细的听着。

    脑海中也都在回忆自己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时的场景了,当然和眼前的这两位自然是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自己都已经一把年纪了才做到了尚书的位置,估计着也干不了多久了,可是眼前的这两位呢,不仅仅早早的就位极人臣,关键是年级都还很年轻。

    王守仁明年才六十岁,刘晋这也才刚刚四十九岁,人比人气死人啊。

    还有刘晋和王守仁他们那年弘治十二年的科举考试那也是出了很多的名人,像眼前的刘晋和王守仁就是最有名的。

    当年刘晋是状元,王守仁是榜眼,现在刘晋是内阁首辅,王守仁是次辅,两人都非常的受天子的重视和信任,又都是才华横溢,经世治国之能臣,早已经名满大明了。

    除了这两人之外,弘治十二年科举考试出身的人现在很多都已经做到了中高层的位置了,像天津府的府尹丰熙现在都已经是三品大员了,未来有机会肯定是能够进六部尚书侍郎的。

    还有辽东省的伦文叙,当年是探花,现在也已经是正三品的封疆大吏了,此外还要香港总督唐伯虎,正四品的官员,据说很快就要升三品了。

    另外还有河中省的布政使刘龙,那也是三品的封疆大吏了,可以说弘治十二年科举考试的那一代被后面的这些学子们称为黄金一代。

    因为这一代的考生当中出了太多、太多的牛人了。

    并且随着老一辈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