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97章:在楚国都城耀武扬威(6K)  春秋大领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697章:在楚国都城耀武扬威(6K) (第2/3页)

纪的人更是一脸的哀荣。

    国家战败,敌国大军开到都城来耀武扬威,的的确确是该心生悲哀。

    他们另一层的伤心是,今天家族注定会失去一些成员,好些个家族还是核心成员将战死疆场。

    大家都是楚人,谁还不知道出城的各家族是带着赎罪的心理,有族人战死在城外,怎么都算是担待过战败的责任,君王再生气也不该继续追究了吧?

    这一次对楚国很尴尬的是,他们的大王亲征,令尹留在“郢”看家,也就是战败责任在楚君熊招,没有公子午的直接责任。

    所以,作为令尹的公子午哪怕是承担起“败军杀将”的事,只会让楚君熊招脸面上更不好看。

    作为一国之君的熊招当然不能自杀谢罪,他死了怎么带着楚国复兴,再将今天的耻辱加倍奉还给晋人?

    楚国这边谁该为战败担责,一下子就成了老大难题的事情,需要一点点的时间来内部进行商讨,又或是哪个有足够份量的大人物主动站出来给献祭了。

    楚君熊招看着出城的军队即将被淹没,转身对面众臣,非常诚恳地说道:“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现在用“朕”来自称,不代表某人称皇作帝啦。

    在当前的年头,有点身份谁还不能自称“朕”呢?打从事实上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那一句“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出自《论语》,而《论语》又指出这一句话来自尧的某句原话截取。

    先不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证据证明《论语》有着很多不同的版本,也就是后世人们看到的《论语》其实就是经过一再修改或篡改,压根就不是原著。

    事实上,《论语》之所以出现,背景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各派别的内部争斗非常厉害,山东派系斗不过公羊学派,孔家的不孝子捣毁了自家的祖宅,号称是从夹壁里面找到了一本记载孔子与诸位弟子交谈的《传》。

    好家伙,简直就是好家伙!

    孔家的宅子从公元前五百年左右,一直住到公元前一百五十多年,家族几百年没有挪地方不算什么,怎么宅子连推到重建都没有干过?

    话说,春秋建房子的技术那么牛逼的吗?

    其实牛逼个蛋蛋!

    春秋建房子都是土胚房,要么就是茅草屋,最好的是以大量木材修建的房舍。

    孔老二在当时跟真正的大贵族一比就是个穷逼,不可能修建一座能保存数百年都能住的宅子。

    结果倒好!西汉儒家内争那一代的孔家,推到了压根不存在的祖宅,又从不存在的夹壁里找到了古书。

    知道里面最打击智商的是什么吗?纸张没有被搞出来的年代,知道一部书需要用到多少竹简吗?哪怕是夹壁中真的有古书,没有靠谱的保管手段,几百年过去竹简竟然没有被虫子折腾,拿出来的古书看着挺新的哟!

    懂点常识的人,谁还不知道竹简远比纸张更吸引虫子似得。

    造假都能造的将人的智商踩在鞋底摩擦,叫什么事嘛!

    不过,鲁派儒生历来就喜欢把人当白痴,弄一些侮辱正常人智商的操作还是很情有可原的。

    当时争的是学术,孔家的不孝子能拿出一部看得过去的著作,假借是祖先的作品,只要著作真的牛逼,不问作品的出处,还是以作品的质量说话。

    搞笑的是,孔家非但事情做得不地道,还是没有争得过公羊学派。

    当时的汉武帝刘彻要是的万众一心,还要举国臣民卯足劲跟匈奴人干,公羊学派的“大复仇”明显更合适。

    谁特么想知道孔老二跟自己的弟子到底在日常都唠嗑些什么啊!

    现在楚君熊招讲那一句话,很有担当起将所有的过错拦在身上,认为国家都已经那么惨,该做的是同心协力,不能再平白折损有能力的大臣了。

    这一下,在场的楚国大臣都是“噗通”跪下,口呼:“大王!”

    他们当然没读过《论语》,然而《论语》里面的很多篇章讲的就是上古先贤的一些话。

    讲道理,目前是公元前558年,谁还不是上古人物似得,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能叫上古之言,流传一些更久远人物的话下来,突兀吗?

    楚君熊招要包揽所有的责任,其实在楚国这边真的不那么合适。

    考虑到楚国这次不但在战阵上败得很惨,很多区域也遭到战火的摧残,正是举国上下极度需要团结的时刻,愿意担下所有责任的楚君熊招一下子就变得很是身姿伟岸了!

    当然,楚君熊招其实也是担着极大的风险,短期内会让举国上下变得更加精诚团结,哪怕是战败并且国家在遭受摧残于个人声望也会不降反升,长时间没有让楚人看到大仇得报的希望,今天的作为就会变成绞死楚君熊招的绞绳。

    没了,仅仅是半个时辰不到,出城的楚军得到了一个全军战没的下场。

    出战的晋军,剩下的数量约是三千左右,足以说明出来就不想回城的楚人是真的拼命了。

    这一刻,城头上的楚国君臣心情很复杂。

    数量差不多一样,摆开阵势展开堂堂正正之战,楚人看着也不是太差劲,怎么在“郜”一样的交战方式,战损比却是打得那么难看呢?

    楚君熊招控制不住用怀疑的目光扫视那些看上去忠心耿耿的大臣,心里想道:“他们果然还是欺骗了寡人,在‘郜’根本没有拿出决死意志去拼。”

    当然,心里有什么想法是一回事,要不要讲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楚君熊招不傻,才不会上一刻干了极度漂亮的事情,下一秒就逮着众位大臣一阵劈头盖脸的训斥。

    真的发生那样的事情,伟岸的身姿会打折扣,更是会加剧内部的矛盾。

    楚君熊招只能安慰自己:“罢了,罢了,过去的让它过去,着眼未来吧!”

    交战结果是晋军一方获胜,晋国这边按照惯例打扫战场。

    在之前,已经有晋军一再开拔离开,现场仅是留下约两万左右的晋军。

    宋彬再一次出使了。

    这一次,楚人将城门打开,放宋彬等五十来人入城。

    楚君熊招让令尹公子午在城头接见宋彬,自己当然是避而不见。

    “代我主问候楚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