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4章:一起搞波大事呗?  春秋大领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64章:一起搞波大事呗? (第2/3页)

鼻子、割耳朵不妨碍继续劳动。

    手指、脚趾,断了手脚,这些则会。

    没有劳动力,人还能喘口气,会增加亲人负担的吧?

    另外一些诸如挂掉胡须和剃掉头发,以吕武来看跟没处罚没区别,现在的人却当成是一种社会性死亡的惩罚。

    吕武问了一句有没有公示。

    士鲂答曰:“法不明,何为法,何以行?”

    律法的制定就是要让人知道,什么事情做了会遭到惩罚。

    不是制定完律法之后,等着别人去犯法了,才告诉谁犯了哪条律法。

    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吕武心想:“道理是这个道理,谁能记得住那么多啊。”

    这一点倒是他错了。

    现在又不是现代。

    现如今追求的是三言两语就将事情整明白,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更直接一点的说,大体上规范干了什么会遭到什么样的惩罚,没一条又一条的细化。

    到了刻板办事的人手里,干起事情会相当的简单和直接。

    一旦落到了懂得操作的人手中,拥有很多解释方式的律法,看是怎么个解读方式了。

    这个也是细化与笼统化之间的差距。

    现在公示律法是写在显眼地方的墙上,一般是在城门这种进出口的位置。

    吕武有点印象。

    某次进出城池时,看到有人在向黎庶大声公布出台了什么新的律法。

    这个就是士鲂所说,律法是用来阻劝不要去犯法,一旦犯了法就要遭到什么样的惩罚。

    阴氏那边,一样会有专门的“胥”在干同样的事情。

    不是没写在显眼的地方。

    主要是,也要人人都认识字呀!

    不识字,只能听别人念咯。

    几次交流下来。

    吕武有点概念了。

    现在制定律法不能太复杂。

    一旦太复杂,别人搞不懂里面的道道,不知道干了什么是犯法,跟没制定压根就没区别。

    归纳起来就是,要简单、粗暴又直接!

    吕武与士鲂三天两头接触,谈什么外人并不知道。

    各个家族的理解是,阴氏开始和范氏勾搭了。

    某次。

    国君着实是忍不住,问道:“卿与下军佐商议出征秦国一事?”

    啊?

    主要是在聊律法的事情。

    出征秦国的事宜聊得比较少。

    吕武的想法是:“这位国君是个什么意思,接触多了产生忌惮?”

    他嘴上却说:“出征事宜已然妥当,臣求教下军佐律法之事。”

    国君却是露出了蜜汁表情。

    现在讲的是术业有专攻。

    哪个家族擅长什么,一般会全心全意地扑在自己说擅长的事情上面,需要等完全摸熟吃透,才会想着去涉及其它。

    范氏已经有好几代人负责晋国的律法制定,一直以来没有放弃继续研究,只是出台的律法越来越少。

    国君犹豫了一下,又问:“为何?”

    是好奇,还是怎么啦?

    连这个也要问啊!

    吕武听说国君对韩厥、中行偃……等等很多贵族,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会过问一嘴。

    这样的人……,又或者说这样的国君,表现出了强烈没有安全感的同时,展露出了属于自己的掌控欲望。

    事实上,越是没有安全感的君主,掌控欲就越强。

    吕武却没回答,话题转到了出征秦国的事情上面。

    靠拢向国君是一回事。

    表达出善意也要有个限度。

    一旦让国君认为可以任意拿捏,必然会是当炮灰的命。

    吕武转话题。

    国君也没有再追问。

    这样的表现是国君一贯的处事原则。

    懂得尺度,才不至于令人生出强烈的反感。

    他对再次征讨秦国很在意,说道:“二‘军’攻秦,需使之洞察,不生反晋之心。”

    要求有点高。

    就是打得秦国不敢再有东出的念头。

    这样一来,不打疼秦国,很难办到。

    一旦将秦国给打疼,又可能会让秦国会跟晋国死磕到底。

    国君想要的是恢复晋国的霸业。

    那么,晋国最大的敌人就是楚国。

    又或者换种说法?

    周王室下面的诸侯国是一个体系,他们所认知的世界中只有楚国跟自己不是一伙,又能威胁到他们这个体系。

    晋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