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8章:初露峥嵘的国君  春秋大领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48章:初露峥嵘的国君 (第2/3页)

一个态度,打压再打压。

    关于这点,智朔觉得自己需要提醒一下吕武,绝对不能坏了延续近百年打压公族的既定策略。

    目前的场合当然不适合去讲那些。

    他俩就站在一起,观看国君发表讲话。

    现场的站位其实是有讲究的。

    作为“卿”的中行偃、韩厥、智罃和士匄,他们站成一排,位于国君的右侧。

    公族的祁奚、羊舌职和另外一些人,站在了国君的左侧。

    现在并没有明定是左尊贵还是右,怎么站很无所谓,也就看不出国君是个什么意思。

    吕武、魏琦、智朔、士鲂……等等一些人,站在了那些“卿”的身后,成为第二梯队。

    更多的贵族只有站在会盟台下方的份。

    国君还在继续阐述自己的执政理念。

    除了之前提到的补足拖欠贵族的财帛、体恤民力和善待古老,加上了一个降低税赋。

    如果说前三条是对贵族有利,第四条则有点莫名其妙了。

    现在是春秋中叶,一国之君有权对税赋怎么制定提供意见,干这活的却是执政。

    另外,贵族怎么收税并不关国君的事情。

    毕竟,国君无权干涉贵族对自家封地的运营,是从律法到税收制定,还有很多种类,一律无权做主,顶多就是提个建议。

    纳赋倒是能干涉了,只是国君要通过元帅,不是自己去进行决定。

    智罃已经开始在频频皱眉。

    连带中行偃和士匄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倒是韩厥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表情。

    众“卿”的反应被国君看在眼里。

    他还有很多要讲的话,决定暂时先藏着,找到合适的机会再公布。

    这里,他其实也是在弄险。

    没有正式登基。

    公布的事项也没跟众“卿”事先有过商议。

    要是有“卿”站出来反对,君权肯定是要遭受打击。

    然而,没有“卿”站出来反对,国君的弄险看似成功了。

    国君也是抱定自己刚回国,哪怕“卿”有意见也会暂时忍耐,才敢这么弄险。

    在“同”的盟誓,总得来说是成功的。

    光是有补足先君拖欠财货这一点,众贵族就感到十足的期待,一些有意见的地方也会选择先按耐住。

    怎么都要先把好处拿到手,是吧?

    智朔扫视了众贵族一圈,轻声说道:“君上深谙财货取舍之道。”

    这是嘲讽吧?

    姬周轻便地回国,手头上其实是没有什么财货的。

    他只有正式登基后,才能获得先君姬寿曼的遗产。

    而先君姬寿曼是一个疯狂敛财的国君,一再克扣贵族的财货,甚至大肆发展匠人事业。

    智朔有很多话没讲出来。

    比如,怀疑这一位年少的国君一直在关注国内动向,其中包括知道先君留下了很丰厚的遗产。

    吕武比较纳闷智朔怎么对国君会有敌意,不由用奇怪的眼神看向智朔。

    “我父有言,元戎非韩伯莫属。”智朔给出了答案。

    啊哈!

    一个出事只知道跑回封地当乌龟的“卿”会成为元戎???

    反倒是敢于任事的智罃,贪婪是贪婪了一些,只是明显贡献更大,却不受新君的待见?

    智罃总理国务期间,污点肯定是有,关键是从龙之功再加上评定国内的功劳,还是无法得到新君的承认?

    这个,姬周有点过分了啊!

    吕武没有半点假装地露出意外的表情,说道:“属实?”

    智朔看到吕武的反应,反问:“武不知?”

    为什么要知道?

    吕武是跟国君相处比较多,不代表国君什么话都会对吕武说。

    另外,韩厥在这一次动荡中的表现真的够差劲。

    这么一个出事了只想着自保的人,有什么地方是值得国君看重的?

    只因为韩厥不贪婪?

    并不是。

    或许,国君觉得韩厥是一个守规矩的人,并且跟公族的关系也比较近吧?

    跟公族的关系应该是国君最为看重的地方,要不真解释不了为什么新任元戎会是韩厥。

    智朔观察了一下,发现吕武是真的不知情,给他自己整懵了。

    而吕武满心思觉得国君很有意思。

    韩氏在卿位家族中的实力只能说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