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09章 大局已定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309章 大局已定 (第2/3页)

    因为他们的军队编制限制了他们的机动性,而明军却运转自如!

    对于一支作战部队,有效的整编才能发挥最高效的战斗力。

    后世熟悉的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在此时十七世纪的欧洲已初具雏形,当然了,细节上还有差异。

    明军的编制并非照搬欧洲,而是以历史为主,部分借鉴参考了一些外国东西,基础建制,欧洲是连排班,明军是佰哨队。

    前面的“军师旅团营”虽一样,其实只是称呼上一样,内中兵种编制,人马配置无一相同,就像公爵、侯爵、伯爵,意思是一个意思,是翻译问题。

    明军军制基本完全是根据自己思考和情况决定的,朱慈烺最大的开创之举,便是对明军进行全方位的编制改革,将“军”和“师”作为常备作战单位。

    朱慈烺麾下每军额定下辖步兵两到三个师,轻骑兵一个师,以及百门火炮左右的一个炮兵旅。

    下面的师、旅、团等作战序列,皆是如此,每个单位都是混合的作战分组,可单独拉出去作战。

    最基础的一队十人,三队为一哨,三哨为一佰,这种三三制是常见的情况,例外人数不同的编制也大有所在,并非一成不变,根据实战需要还会所有调整。

    这种将一支军队划为几个混成单位的编组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将步兵,炮兵、骑兵、工程兵等,在同一战术单位内协调统合。

    又可以将步兵的兵力,炮兵的火力,以及骑兵的机动力加以混合,从而使军队获得了更大的弹性,不会因拆分组合而影响战斗力。

    简单来说,明军的编制,可以更加自如地对敌任机动作战!

    对于运筹帷幄的统帅来说,自身的战术意图也可以更加大胆地交由各师实施,并放手放步兵师执行更加复杂的分进合击。

    最重要的是,这样也能在战争中不断培养出色的将领!

    反观欧洲联军,军、师级别用,大多是临时组合的大型纵队编制,打起仗来时,往往容易出现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尴尬局面。

    便如此时明军将主攻方向向南转入,把联军从制胜高地中央切开,使他们分为互相不能策应的南北两个部分。

    眼看着明军的战略意图,但联军统帅想要阻止已是无可奈何了,因为他们根本不能临战随意调动兵马。

    可以说,他们越是调动,联军越是混乱。

    不多时,欧洲联军已被明军如巨龙般强行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