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58章 推动时代的人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158章 推动时代的人 (第2/3页)

    天武二十八年时,朱和墘对皇家科学院发明的电池进行了改良,他使用稀硫酸作为电解液,解决了电池极化问题,制造出第一个不极化,能保持平衡电流的锌铜电池。

    大多的发明,最初的用途基本都是用于军事目的,随后才是民用。

    这些年来,朱和墘一直在研究着使用电来传递讯息的可能。

    在外人看来,晋王朱和墘与喜欢木匠的天启皇帝一样,整日不干正事,尽瞎搞!

    可谁又看到了他的努力?他对科学的严谨执着?

    每每听到那些酸儒们的流言和讥笑,朱慈烺都会感到十分痛心。

    但他又不能出来辟谣,把自己的儿子夸的多么伟大。

    因为这些发明所带来的成果,最初都是在极小的范围内使用,一时无法普及。

    酸儒们感受不到科技带来的改变,只能占据礼仪道德制高点进行口水。

    朱慈烺坚信,时间能证明一切!

    老四朱和墘推动了时代的发展,他对后世的影响,甚至会超越他这个父亲!

    电报的发明,不仅使得长途通讯的价格大大下降,大大缩减军事通讯时间,就算是一般普通人亦可使用。

    随后,朱慈烺亲临九五飞龙殿实验室,参观电报拍发的演示。

    晋王发明的电报并非无线电,属于最早起的单线式,需要透过使用架在陆地上的电线进行通讯,而且传送距离有限,更不能越过海洋。

    一踏入九五飞龙殿,朱慈烺甚至怀疑走错地方了,此殿原为宫中放置佛龛、收藏经文的地方,皇太后、老太妃及后宫信佛的嫔妃,一般都来这烧香拜佛。

    后来太上皇和皇太后迁到玄武湖上居住,为方便烧香拜佛,佛堂转移至岛上宫殿,九五飞龙殿也就闲置了下来,朱慈烺将其赐给晋王搞实验室。

    这一看,此殿哪里还有半分佛堂的庄重,简直就是个与时代不符的试验场所,里面摆放着各种工具、钟表、机械轮盘、化学器皿、硝石、枪械等等,应有尽有。

    根据介绍,昨夜朱和墘试验电报的地点是从九五飞龙殿到皇子居住的东五所,电线沿着西五所外的宫墙,是一条垂直的路径,距离大概三百米。

    实验很简单,几次下来都成功接受到了电信号,只是电报的传送速率十分有限,传不了长篇大论,必须精简字数。

    而且,由于不熟练,朱和墘发一次十个字的电报,搞了将近一刻钟,还有电码设置和翻译,更是麻烦耗时。

    这些都是小问题,战争期间,那些熟练的电报员使用摩斯码大约能每秒钟传送一个字母。

    晋王朱和墘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