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2章 西征蒙古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622章 西征蒙古 (第2/3页)

上威胁,还可以充分利用长江通道和海运运输物资,形成强大的补给线。

    至于草原上的威胁,随着火器的发展,游牧民族只能变得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大明要是能靠海洋岁入亿两白银,什么威胁都不复存在。

    同样的,固国不在山河之险,朝廷要是烂到根了,定都在哪都没用。

    南京完全可以是一个进取之都,历史上一些朝代做到,并不是地理位置的缘故,而是人为因素。

    郑和七次下西洋,其中六次是在大明定都南京时期,永乐盛世也是在南京创造的。

    朱慈烺早就打算定都南京了,大明依旧实行两京制,或者三京制,把北京和西安打造成军事重镇,保留六部机构,储存战争资源,随时应对北方和西北的突变,进可攻,退可守。

    漠南蒙古紧挨着北京,只有收了漠南,朱慈烺才能安心定都南京,所以这仗无论如何都要打。

    针对漠南蒙古的用兵,朱慈烺只动用龙武军和八旗俘虏改编的罪军,余者在辽东的军队,除茅元仪统辖的征东都护府驻军(原辽东军),皆班师回朝。

    为了避免宋太宗高粱河之事,提高西征军的士气,朱慈烺宣布此战之后大行册封,定功臣封号!

    功臣号是授予有功之臣的称号,起源于唐代,唐玄宗开元年间,赐予部分功臣“开元功臣”之号,唐代宗时赐“宝应功臣”,唐德宗因乱逃往凤翔,赐扈从禁军官兵“奉天定难元从功臣”之号。

    大明的功臣封号,追随太祖朱元璋打天下的一批开国勋贵称“开国辅运”,追随成祖朱棣靖难者称“奉天靖难”。

    朱慈烺下旨南京礼部,提前打造“奉天翊运”功臣封号铁券,上刻受赐人的姓名、勋劳、官爵,以安军心。

    这一次册封,朱慈烺提前透露,至少要封三位国公,八位侯爵,十位伯爵,参与北伐的军士皆有大量土地银钱封赏。

    这一决定公布后,立时军心大振,特别是参与西征的龙武军更是重新打起了精神,班师回朝的天武军和靖武军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