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2章 检测结果  最牛古董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582章 检测结果 (第1/3页)

    传国玉玺的出现可以说是惊天动地,早就已经接到通知的中科院院士们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实验室,传国玉玺到达之后马上被送进了实验室,只过了短短半个小时,中科院孔院长亲手拿着第一份检测报告走了出来。

    传国玉玺

    材质:陕西蓝田玉

    规格:高43mm,底宽56X56mm,顶宽30X30mm

    质量:365g

    根据热释光检测,送检传国玉玺距今约2150~2350年,即公元前138年~338年之间,这个检测结果虽然不太准确,可是却已经令中科院的院士们振奋不已。

    面对这份检测报告,几位老爷子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他们知道热释光检测的误差是比较大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跟送检物品的出土年限、环境,以及出土之后所保存的环境都有着莫大的关系,检测人员没有这些必要因素来作为参考,设置的检测系数会存在很大的误差,甚至误差千年也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最靠谱的,还是对传国玉玺残留印泥的检测。

    虽然印泥并不能直接说明玉玺本身的真伪,可是它对于玉玺使用的年限却是一个极有说服力的佐证。

    又等了半个多小时,第二份检测报告终于被送了出来,这一份检测报告是专门针对传国玉玺内残存的印泥做出的年代检测。

    古代的印泥大多是由有机物质制作而成,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一些。

    根据对传国玉玺中残留印泥质量检测分析,最底层的印泥生成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21年左右,上下误差不会超过两年,而最表层的印泥生成大约在公元1762年左右,上下误差不会超过一年,在这两层印泥之间,还有着几十层不同年代使用所残留下来的印泥,时间层次清晰分明。

    公元前221年对应中国历史朝代即秦嬴政二十六年,公元1779年则对应中国历史朝代清乾隆四十四年。

    也就是说,根据印泥的检测结果,这枚传国玉玺是秦嬴政二十六年第一次开始使用,最后一次使用是在清乾隆四十四年,巧合的是,从传国玉玺第一次使用到最后一次使用,时间跨度整整是2000年。

    几位老爷子看到这份检测报告的内容之后,几只苍老的大手忍不住相互紧紧握在了一起。

    秦彦培老泪纵横,语不成声的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