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复制资料  超级能源强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复制资料 (第1/3页)

    第三百八十三章复制资料

    大华战略事业部,早在几年前就有调查整理前苏联的专家技术。不过,真到了苏联解体,想坐个火车过来就打包一车皮的专家,还是有重重困难的。

    首先是人家苏联专家本身的意愿。西方的月亮比东方的圆,不光是中国人的狭隘思想,前苏联人也是一般的,而且只会更强烈。

    和平演变不是说笑的,要不是热爱美国生活热爱到骨子里,苏联群众和党员也不会陪着戈尔巴乔夫玩什么休克疗法。所以,但凡有一点机会,前苏联人都是要奔着美国和欧洲去的,某些通过解体赚到万贯家财的苏联人,宁可放弃俄罗斯的产业也要投奔美国,此等毅然决然可见一斑。

    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有哪个苏联人会把中国选择做目的地的。1992年的中国,城市里虽然是解决温饱了,但生活质量还是谈不上,城市建设别说和美国欧洲比较了,较莫斯科也没有多少优势,完全不符合苏联人民的追求。

    论及年薪待遇,美国的公共科学家拿着数万美金的薪水,公司研究员拿着十数万乃至数十万美金的薪水,中国企业的平均年薪福利算到一起,也达不到1000美元的标准。

    即使是大华实业,也不能因为某人的国家是前苏联,就贸贸然的拿出10万美元的年薪和欧美企业对拼,那样做的话,大华实验室的中国研究员要不要提高薪水?假如把中国的人力成本拔高到美国的程度,那大华实业除非再找到一个百亿吨的油田,否则只有等死的命。

    另一方面,并非每个苏联专家都是真正的专家,一个项目组内,有价值的角色往往只有一两人,剩下的研究员只是懂技术的实验室工人而已。把他们带回国,加上一个语言不通,效果也许还不及一名中国研究生。

    至于有名有姓的苏联专家,早在大华战略事业部做名单之前,就上了欧美国家的名单。什么贝尔实验室、英特尔、德州仪器,又或者哈弗耶鲁,不等苏联解体,就到莫斯科公然抢人了。在戈尔巴乔夫的卖国软蛋思路下,以学术交流等名义“流亡”海外的苏联专家不在少数。

    大华实业真要是摆明车马的争夺,哪有丁点的机会。

    也就是这种时候,苏城才能体会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国家领导人满世界的邀请华侨华人的心情。若非同种同源的血脉相连,谁会陪着你玩百废待兴的游戏?看看黑非洲国家就知道了,由于殖民时代没积累,全国说是只有两名工程师就真的只有两个工程师,此等状态下,想要跨越式发展谈何容易。

    苏城交给刘明浩的名单,也就特意避开了知名的苏联专家,转而将目标锁定在了苏联国家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员身上,更准确的说,他的目标是研究所的资料,而不是研究所的人。

    “带枪投降”是国民**时期就有的优良传统,到了90年代,也不能说抛弃就抛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