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4章 打破垄断  重生之神级学霸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194章 打破垄断 (第1/3页)

    “你问这些做什么?”韩大姐总算警惕了起来。

    杨锐依旧是实话流,说:“我与捷利康有业务关系,想知道他们的情况。”

    韩大姐仔细的看了他一会,哈哈的笑了出来,说:“撒谎也不撒的像一点,你和捷利康有业务关系,难道是去捷利康的工厂工作?”

    “我有做一些研究,是技术性的。”

    “不像,捷利康的研究员我见过,和国内的差不多,都是三四十岁的。”韩大姐玩笑了两声,显然没有将杨锐的实话当一回事。

    杨锐吁口气,觉得和这位韩大姐说话,劳累程度几乎能与魏振学相信并论了。两人都有二的属性,就是类型不太相同。

    “韩大姐,甭管我是做什么的,你就当是闲聊好了。”杨锐还是想知道天津的情况,他的消息渠道少的可怜,眼前的这位,却掌握着一手信息。

    韩大姐奇怪的审视着杨锐,一会儿道:“你是不是记者?”

    杨锐愣了一下,反问:“您看我像记者吗?”

    “也不像,记者老在外面跑,全都晒的黑漆漆的……”

    “那是他们不抹油。”杨锐笑了出来。

    韩大姐当真了,问:“你是哪个报社的?”

    杨锐犹豫一下,垂头道:“我开玩笑的,不是记者。再说,您看我才19岁,怎么能当记者。”

    “我侄中专毕业,19岁都上班快三年了,你要是个记者,都是老记者了。”

    杨锐彻底无言以对。

    在8o年代读高中就是这么坑爹,没有考上大学的话,高中三年全部等于白浪费,所以才有人说,最好的学生考小中专,然后才是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

    不过,这种说法也就是县级以下才有市场,城市里的年轻人相对乡镇会有更多的选择,家庭条件通常也会更好,家长往往并不介意孩多读三年的高中,而大学毕业证,又实在太有诱惑性。

    相比之下,现在条件不好的家庭,要供孩读书就不容易了。一名高中生,再怎么省吃俭用,一年都要两三百块的花销,相当于一个农民家庭的全部收入了,普通的城镇家庭,若是有多个女的话,这笔花销也是不容易承担的。

    所以,像是杨锐这么大的少年,工作的比不工作的还要多。

    韩大姐以为自己猜对了,反而坐稳了,道:“问吧,你想知道什么?”

    杨锐讶然,道:“我不是记者。”

    “不管你是不是记者,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帮着大姐,你不是想知道捷利康在天津的情况吗?让我想想,他们在二厂的股份是5o%,另有2o%的股份是国医外贸的,3o%是天津制药二厂的。国医外贸你知道吧,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咱们医药系统的制剂生产出来,想出口创汇,都得通过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来进行,他们卖了以后,再给咱们做结算。”韩大姐说的详细起来。

    杨锐沉吟起来,问:“出资比例呢?”

    “你还知道出资比例这个词呀,行,不错。比例就是按照股份的比例来,但是,二厂和国医外贸出的都是人民币,捷利康出等值外币。”

    “汇率按照人民银行的汇率计算吗?”

    “对。”

    杨锐撇撇嘴。8o年代的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没价格,和埃塞尔比亚币之类的东西没什么区别,因为中国的出口产品很少,外国没有从中国大量进口产品的需要,也就没有对人民币的需要。

    同样的出资比例,但汇率按照人民银行的坑爹汇率,等于捷利康提供了五分之四的资金,也就是合资工厂的8o%资产由捷利康提供,2o%由天津制药二厂和国医外贸分摊,两者五五分账……

    就条件来看,优厚程度比西捷工厂还要好。毕竟,杨锐的技术是有国际价格的。

    捷利康为了抢占中国市场,也是挺拼的。

    在1983年抢滩中国,比2o13年抢滩印度赌的还要大了。

    杨锐揉了揉太阳穴,问:“这次国医外贸也来参加吗?”

    “来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