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林润若雨  小阁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十章 林润若雨 (第3/3页)

情愈发严峻了。”

    “不错,今早最新的马报是,太湖南岸的水位已经超过往年两尺了。”林润沉声道:“淀山湖、澄湖的水位也都超过了预警线。”

    太湖下游地区既是全国赋税重地,又是水灾最严重的地方。早就形成一套严密监控、迅速传递汛情的手段。

    信鸽是最快的传递手段,但连日大雨无法飞鸽传书。只能退而求其次,利用遍布江南的驿递系统,换马不换人,日行六百里禀报汛情!

    从苏州发出的汛情,第二天就能送到金陵的巡抚衙门。

    赵守正闻言心中一紧。“这么快?听说前天才涨过一尺。”

    “不错,水位上涨超乎预期。”林润点点头,沉声问道:“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赵守正知道,来自巡抚大人的考校开始了。忙打起精神回禀道:

    “意味着……半个昆山已经泡在水里了。”

    “哪半个昆山?”

    “吴淞江以南。虽然昆山的地势南高北低,但县境南面的淀山湖、澄湖围垦严重,丧失了调蓄功能,只要一超过警戒水位,就会发生渍涝。”

    幸好昨晚抓紧时间抱了下佛脚——徐渭列出了林润可能会问的十六个问题,又和吴承恩帮他一一作答,然后赵二爷死记硬背下来。

    “大水漫过湖面,从南往北流淌,直到将南部县境全部淹没,方汇入吴淞江。”此时他照本宣科自然对答如流了。

    “这又大大加重了吴淞江的负担——它本来就是太湖流入长江的主干道,又加上南岸的压力,大大增加决堤的风险。”

    “更雪上加霜的是,吴淞江下游排水不畅,无法及时泄洪。”赵守正说完抬起头,忧心忡忡的看向巡抚大人道:

    “上游压、下游滞,中间挤,这也是为何昆山县年年修堤,却年年决堤的原因了。”

    “好!”听了赵二爷这番话,林润那严峻的表情终于舒展开来。赞赏的点点头道:“赵知县下过功夫了,比本院想象的要好。”

    ps.昨天白天睡觉散步,休息了一下,晚上就码了这两章。不过精神头已经恢复了,所以今天大家还会再看到三章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