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四零章:为太子保驾护航  唐朝最佳闲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四零章:为太子保驾护航 (第2/3页)

告天下,太子对于百姓的态度,不会比李元吉差多少。

    这只是一个奏疏,但这又是一个政治决定,同时还是一个收割人心的重要决定。

    以前,前朝,古代,没有一个皇帝可以做到这一点,即便是历练,他们也不会让太子这么早的就去做这些事情,更不会让他们过早的去提出这种想法,甚至,就连他们自己,都未必敢提出这样的想法。

    “允!”李元吉大声的回应着,虽然这是他的决定,通过这个提议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样子还是要做做的。

    况且这不是小事,尽管李承光和内阁大臣们已经准备了两个月的时间,但李元吉依旧不想看到某些漏洞。

    而问题的重点,在于这件事情的本身。

    它属于一个国家福利政策,而国家若想通过这种福利来收货人心,那么持之已久就很有必要了。

    但是如此一来,时间久了又会让百姓形成依赖,或许现在没什么关系,可一百年后,两百年后呢?谁又能保证大唐永远都是这么的强盛?谁又敢保证,大唐不会出现任何的危机?

    如果再来个三五年的灾荒,大部分区域绝产的话,常平仓内没有存粮的话,又该怎么办?

    一但百姓形成了这种意识,当某一年突然不发了,他们就会觉得朝廷变了。

    怨恨不至于,但对于朝廷而言,这绝不是一件好事,平时还好说,一但灾年,问题会一下子全部出来的。

    “此事年后朝会再议,三月前拿出个方案来!”李元吉继续说着。

    这不是一个内阁的事情,也不是他的,不是太子一个人的事情,这需要整个朝廷参与进来,对整个计划进行更详细的探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平衡的机制,以避免让百姓形成依赖,从而对朝廷形成怨恨。

    日常的点点滴滴,到了关键时刻,就会显出他的重要性了。

    玄武门事件,就是最好的写照。

    李世民虽然登基了,可他很不得人心,如果可以但说无妨的话,恐怕李世民在大唐的支持率,甚至不到百分之十,或者更低。

    因为他的身份,因为他的行为。

    同理,因为李世民做了这件事情,引起了百姓的不满,所以李元吉因祸得福。

    太子李建成死后,更多的百姓希望李元吉可以站起来,推倒李世民,从而当上太子,当上皇帝。

    不但百姓们如此,其实朝中大多数官员也是如此的想法。

    不然的话,李世民为什么要搞精简朝廷?难道朝廷真的穷到养不起这些官员了吗?还是因为这些官员都是昏庸之辈?

    都不是,事情的真相是,这些官员并不是真心支持李世民的,因为李元吉没死,因为李元吉在外做出了成绩,让他们有了对比,所以除了李世民的嫡系以外,朝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大臣,都在心中期盼着李元吉的回归。

    百姓,大臣,都是如此。

    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元吉可以如此顺利的接管朝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