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一九章:大唐子民的幸福生活  唐朝最佳闲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四一九章:大唐子民的幸福生活 (第2/3页)

    这条路给大唐带来了多少经济好处?又为大唐带来了多少的军事战略意义?这些都不是能用钱来衡量的。可是放眼大唐,难道仅仅只需要一条水泥路就能满足了吗?

    可现在的大唐,便是集全国之力,也很难在修建第二条这样规模的道路。

    所以,我们当下最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这条道路,尽快的收回成本,收回成本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沿途设置关卡,车辆经过缴纳过路费,不过这种办法比较愚蠢,且极易绕过去。

    那么我们就需要用另外一种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让百姓手里有钱。

    只要百姓手里有了钱,自然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掖着藏着不肯花,况且今年的物价也一直在下降,只要他们肯花钱,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买东西的百姓多了,商贩的收入也就多了,商贩的收入多了,朝廷收缴的税费也就多了,而且不要忘了,比起单一的课赋而言,商业税其实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着重复收税的。

    而且我算了下,只要大唐百姓每人每年能花费一百钱,朝廷增加的收入,便可以抵得上整年的课赋。”马周显然进行过详细的准备,连税收这一块也都给算计了进去。

    而这一套说法,更是听的众人一愣一愣的。

    “每人只需要花一百钱就能抵得上整年的课赋?”皇甫无逸愣了下,身为户部尚书,他倒是从未算过这笔账,所以也最为惊讶。

    “是的,就拿咱们身上穿的衣服比喻,如果是百姓自己织布制衣,朝廷自然不可能会有收入,可若是放在衣店里呢?他们收材料的时候,便抽取了一次税费,等他们制成衣服卖出去的时候,会收取第二次,如果仅按照三十税一来算的话,一件衣服的税费其实已经达到了十五税一,但帐不能这么算,店铺花费三十钱收上来的原材料,制成的衣服少说也要卖七八十钱,甚至更贵,所以两者均衡一下,其实已经达到了十税一。”马周举了个最简单的例子,而且还拿出了有力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话。

    “的确是这样的,可这种模式也不是当朝才有的,自古以来便是这种模式,所以各朝各代的税收其实都是一样的,大差不差,唯一有些区别的,可能就是百姓自己也要缴纳税收。”房玄龄点了点头,他不知道一件商品到底要交多少税,但却知道不止交了一次。

    这很正常,如果所有的税收只按照最终成品销售来缴纳的话,就好比啤酒作坊,他们收的粮食可不在少数,而他们制成之后,交给代理商,再由代理商自己去卖,或者分给下级代理商,难道只需要最后一个零售的代理商去交税吗?

    这显然不公平,况且三十税一这个税率真的不高,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税收方面都是各收各的,相互不掺和,管理混乱的朝代,可能会重复收税,这个重复指的是同一种税目,同一个批次多次征收。

    当然,想要避税其实也很简单,从原材料的生产,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