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降大任 宝剑成因  踏雪昆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降大任 宝剑成因 (第2/3页)

虽说自己和太师父相距不远,约有五六尺,皆因太师父坐具宽大,自己不便靠近,她原本以为,太师父当出座细观。

    孰料,太师父内功深不可测,仿佛天下之事,无不轻易之极,意动事成,挥之即来去。

    小丫头嗟叹之余,难免心思:若练到太师父这般身手,不知何日,忽又乱想,假使这般高深的武功,被歹人学会,天下怎生了得……

    正在苦思良策,却听太师父说道:

    “当真神剑!静乃轻似鸿毛、动则重如泰山,这排山倒海之势,确是无人能敌!剑灵在手随心所欲,威猛杀伐毫不起眼,古今难遇啊!凤儿,你可知此剑如何使用?”

    “徒孙不知,此剑多是悬于中堂,幼时记忆中,家父从不使剑,我兄妹二人从小把玩此剑,定是家父另有其意,爹爹曾言——剑在鞘中,天下无风;剑已出鞘,杀气当道;剑光所指,无物能抵;剑向人意,惊天动地。又说此乃仙剑,姬家平安当不离此剑,然家父命归黄泉,母亲哥哥不知下落,焉知不是因此剑所累!弟子在山谷中寻亲,流亡无助,幸得师父路过相救。”

    “如此说来,此剑实属通灵,随意而动,堪称天下之尊,只是这血色江湖,恐怕你不能置身事外。凤儿,从今日起,此剑当与你形影不离,切记剑灵旷世难求,你千万须小心守住!据你父所言,此剑不可妄用,当有必杀之人,方可出鞘!本门虽非道教,然一人一命,岂能妄杀,所谓错乱天下,便是源于此!”

    “徒孙谨遵太师父之命!但不知如何守住剑灵?”凤儿答道。

    “据祖师爷所说,剑灵并非永恒,来去皆有因果,本座亦不甚了解,你可在正邪之道、人鬼之理时常反思,在锋芒之上倾听天地的仁义诉求,或许你才可以领悟剑灵的真谛。”

    其实关于剑灵的说法,最早可追溯到西周初始,到东周群雄并列、剑客纵横的时代,剑灵更是铸剑师和一国之主佩戴强调的属性,剑因有灵才有宝剑之称。

    只不过因为宝剑的神异,使得剑成了人的第二属性,很多剑客携绝世宝剑归隐,千年之后宝剑的剑灵、反倒成了可遇不可求的情结,这让宝剑的神奇成了传说。

    孟灵冰诉说的剑灵,不过是恩师南回天东鳞西爪、片言只语的总结,与宝剑剑灵的精妙出入较大。个别解释是她从史料和历代剑术名家传承的剑魂剑术上的领悟,多是对剑法剑意的最高诉求。

    古往今来、但凡神剑其显著特点就是轻灵,因灵而轻!那是因为剑灵的缘故。没有剑灵的宝剑大多沉重,剑灵能吸收化转剑身的俗重,从而达到锋芒与威猛的气势伸延,纵使面临强敌,也能起到一剑定乾坤的效果。

    因为剑灵的存在,可轻易做到剑人合一、心灵相通,随意驰骋时空,甚至自由主宰宝剑进入杀伐状态,剑灵的锋芒与威力随剑主视线、可递增扩展至剑刃的十多倍范围。

    “徒孙一定记住太师父的教诲!”

    至柔听师父一番讲解,深以为然同时微微点头,随后说道:“师父,此剑乃与本门暗合,祖训录载、剑乃利器,本门宗旨是学剑不用剑,一旦用剑,当有必死之人,所以本门传承至今,无有血剑之例。”

    “正是,皆因祖师爷跌宕江湖,贯见生死屠戮,故封金银二剑,减免涂炭人间,化解恩仇绵延。”孟灵冰接着又说:

    “然江湖之上,不可预知甚多,纵祖师爷重生,也难阻神剑复出,红光前日归山,与我言及中原战乱不息,群雄逐鹿,竞相笼络武林人物,江湖上隐者复出,争名夺利、为虎作伥之徒蜂拥。

    五十年前,为师在武当山,放生三人是神武通弟子,当时他们与少林僧人恶斗,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为了一柄九龙剑。僧人叫缘尘,此人曾率师弟缘空、弟子因达上山与祖师爷拜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