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草原、中原兵制  晋末长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草原、中原兵制 (第1/3页)

    首先讲一点:一般而言,只有中原养兵,草原不养兵。

    关于这一点,我记得前面有个单章提到过了,怎么现在还有人问?一会问石勒怎么这么多骑兵,一会又问匈奴怎养得起这么多兵?

    说了等于白说。

    我敢肯定,我这是第二次说了,后面还会有人问。

    其实可以去看看我的上本书《晚唐浮生》,里面对草原的生活、组织及动员模式讲得很清楚,我觉得起点可能没有其他历史小说详细写过。

    草原牧民平时有自己的生活,是“民”。

    战时打仗,是“兵”。

    平时没有维持成本,不需要养,知道吗?

    马匹是他们生产生活的必备物资,家家户户都养,天天骑。

    如果是没什么个人财产和人身自由的牧子,也会骑老爷的马,去帮老爷放牧。

    实在不行,被征发了当步兵,这又不是没有过。

    唐宋时奚人步兵就挺有名,战斗力不弱。

    这种动员模式,好处是几乎没什么维持成本。

    马:牧民自备。

    武器:牧民自备。

    就打仗的时候提供一下军粮。

    军饷:没有。

    而且,兵力来源也不只是自己国土范围内的。

    举个例子。

    唐末李克用在大同叛乱,被朝廷剿灭,父子北奔鞑靼。

    后来黄巢攻入关中,李克用父子被赦免,参与平叛,于是从沙陀三部招募一万多人,由李友金带着送过来。

    李克用还从阴山鞑靼、黑车子鞑靼、吐谷浑、回鹘等各种杂胡“招诱”三万多骑兵。

    注意“招诱”这個词,史书上多次出现,本书也出现过。

    字面理解即可。

    就是招募、诱惑杂胡部落为你打仗。

    打完仗各回各家。

    你看看,李克用从几乎没什么兵,一下子拥有了五万骑兵。

    李克用当河东节度使的时候,争夺大同,驱逐了原节度使赫连铎。

    赫连铎的吐谷浑部落都投降李克用了,此人跑路后,又施展三寸不烂之舌,说得草原数万骑南下,进攻大同,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