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九章 底气  晋末长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五十九章 底气 (第1/3页)

    八月金秋,桂花飘香。

    整整1362顷恤田之内,冀州屯田军第一、第二营六千余名屯丁挥舞着镰刀,开始收割粟米。

    地里的粟稀稀落落,产量注定不会太高。

    有人收割时,甚至碰到了残存的石子,将刀刃损坏。

    有人收割时,看到已经腐烂了一小半的树根,于是做个标记,秋收完毕后再来挖掉。

    杂草不可避免地被一起割倒,屯丁们心中暗叹,多长一株草,就少收一株粟,地里积存多年的草籽还是多了一些。

    好在情况在一点点改善。

    比起去年,今年亩收当在两斛左右。

    按照乐家制定的规则,大家都能多吃几口饭,肚子能更饱一些。

    产量最高的那一百人,还能得两匹绢帛赏赐,并提前转为民户——这一下子就免去了四年“刑期”,谁不发奋?

    恤田一河之隔,是大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树林前后左右乃至中央,像癞子的头顶一样,好一块秃一块的。

    修建行宫不但需要烧砖制瓦、开山取石,也需要大量木材。

    现在用的木料多从他处调用,但广成苑内也大量砍伐竹木,阴干后备用,这从第一年就开始做了。

    于是,森林、竹海一片片消失。

    当然了,数万人的规模,对山林造成的影响压根谈不上多大。

    广成泽就超过半个郡大小了,如果算上周围的山林、草地,则远远超过一个郡。

    持续三年的开发,也只是整饬出了一小部分罢了。

    树木被砍伐后清理出来的空地,被改造成了农田。

    因为挖树根带走了大量泥土,这些农田的质量谈不上多好,即便运来了不少淤泥、灰烬肥田,产量依旧少得可怜。

    这個判断,邵勋一走到田间地头时,就看出来了。

    但他没有废话,而是挥舞着镰刀,与来自颍川郡的役徒们一起收割。

    银枪军也临时结束了训练,整整六幢三千多人轮番上阵,收割粟米。

    “鲁阳那边差不多也开始收割了吧?”邵勋弯着腰,飞快地割着粟,嘴上说道。

    庾亮勉为其难地跟在旁边,笨手笨脚干着活,回道:“比这边略早一些,再过几日,就收完了。”

    老实说,他是真不愿干这种粗笨活计。

    无奈邵勋脸一板,他就有点畏惧,于是勉强跟过来了。

    他辞了幕府的东阁祭酒之职,现在跟在邵勋身边,没有任何职务,活似仆役一般。

    邵勋在淤泥里行走,他要跟着。

    邵勋下地收割,他要跟着。

    邵勋乘船捕鱼,他要跟着。

    邵勋去牧场看马,他也要跟着。

    诸如此类。

    “今年这批新开之地,计有1409顷有余,如果明年交给你来管,能不能干好?”邵勋收割的动作很快,大镰刀摆动的幅度不大,但效率极高,不一会儿就落下了庾亮好几步。

    庾亮一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