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关于凉州入援洛阳兵力  晋末长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关于凉州入援洛阳兵力 (第1/3页)

    首先,资料来源主要是《晋书》中帝纪、当事人的个人传记以及《资治通鉴》。

    其他等级低一点的史料里提到的“三千义从”、“千余骑”之类我就不写了,就用这两本。

    (1)永嘉二年(308)

    《资治通鉴》“张轨亦遣督护北宫纯将兵卫京师”、“北宫纯募勇士百馀人突陈,弥兵大败”。

    原始记载只有这两句。

    从这里可以判断,凉州援军数量是100+(其实北宫纯募的勇士也不一定就是凉州人……)

    这一战的情形,正如书中所述:

    从史书记载分析,王弥军应该是据城南、城东,因为仅有的三次出现地名,第一次在津阳门(城南),第二次在建春门(城东),第三次在七里涧(城东)。

    史书对战斗过程语焉不详,缺失过多,但多方印证,大体分析,依稀可以看出几点:

    ①第一战在城南的津阳门,北宫纯率百余人突阵,“弥兵大败”(主将不一定是王弥)。

    ②几天后第二战,位于建春门,有没有打史书没说,只有王弥烧建春门而走的事情,我认为大概率是打了的。

    ③烧建春门后,王弥向后(东)退却,在七里涧被禁军追上,又败。

    ④综合这些记录,王弥并没有很多人认为的百余人突阵就一战败逃,事实上战斗不止一场,只不过晋代史料空白严重,记录不全,语焉不详罢了,我认为至少打了两场,看到取胜无望之后,死心了,转进,然后被禁军王秉部追击,大败于洛阳城东的七里涧。

    再来看看匈奴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