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十六、有备无患(月初求月票or2)  不是吧君子也防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六十六、有备无患(月初求月票or2) (第1/3页)

    杜书清依旧不见人影。

    过了两日,刁县令的传信,还有燕六郎从龙城带回来的消息,陆续传回。

    欧阳戎有些沉默。

    “明府,我去梅鹿苑看了眼,杜书清应该是住过的,打扫的很干净,落叶灰尘什么的都被清理,只是……没看见他的行李物件。

    “另外,大门是从外面锁上了,不过,我却在侧门房的桌子上,看见了这串钥匙。”

    欧阳戎伸手,接过燕六郎递来的钥匙,低头看了眼。

    正是那日他在浔阳渡送行李正炎等人时,笑着递给杜书清的梅鹿苑大门钥匙。

    欧阳戎遣退了燕六郎。

    他手握钥匙,在正堂的座位上,静坐了会儿。

    斜照进来的上午阳光,从桌案脚边,逐渐退步至门口木槛处。

    欧阳戎回神。

    默默收起钥匙。

    起身出门,在院内立定,晒了会儿接近正午的暖阳。

    欧阳戎前去牵冬梅,离开了江州大堂。

    今早出门,答应过婶娘,中午回去吃饭,

    小师妹来了,午膳有她下厨。

    弱冠长史骑一匹枣红胭脂马,路过浔阳渡和旁边热闹的西市,顺路买了点小师妹、叶薇睐喜欢的小吃食。

    他官服已经脱下,只有一身水绿色皂服,无人认出,就像这熙熙攘攘、芸芸众生的人流中,普通的一员。

    期间,欧阳戎的目光落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落在了贩夫走卒、游客居民身上。

    他其实挺喜欢浔阳渡繁华人气的氛围。

    打第一次来到浔阳城,第一眼见到这座古典陈旧又充满人气活力的渡口起,就斗志昂扬起来。

    将其视为第二座龙城。

    只可惜天下还有很多个龙城。

    眼下的他,改变得了这座渡口,改变的了江州民生,却改变不了天下其它地方,

    左右不了女帝、卫氏、保离派等各方势力或因数,争锋作用下的朝廷方针。

    甚至王冷然也在利用上官身份与条条框框,暗戳戳排挤他。

    返回槐叶巷宅邸,与小师妹、甄淑媛、叶薇睐等女眷平平淡淡吃了顿饭,

    当天下午,欧阳戎穿着一身绯红官服,郑重的赶去浔阳王府。

    商议了一下午。

    傍晚,他才在一双双或明或暗的视线下,离开了浔阳王府。

    翌日,江州大堂发文,遵循江南督造使浔阳王命令,为预防梅雨季水患,

    暂时停止双峰尖开凿,与东林大佛修建,浔阳渡暂停了招工。

    当日下午,江州长史欧阳戎前往济民仓等重要粮库巡视。

    随后,本就粮草充足的江州大堂以预防洪水、扩建粮仓为由,广购粮草,

    还未到税收之季,江州财政捉襟见肘,便以记账方式让售粮之人画押。

    得益于此前新任长史带领下的江州大堂信誉颇好,响应的浔阳百姓络绎不绝。

    而浔阳富商、路过的江南大贾们听说此事,闻风而动,运粮而来……江州大堂皆以合适价格,置购储存。

    此后几天,这位弱冠长史又以检查浔阳民生为由,再一一检查了各坊各街的一座座水井。

    随后,官府雇人在寺庙空闲之地,或者有甜水之泉之地,再度添井四五十眼……

    并不缺粮缺水的浔阳城,这一系列囤水备粮的实质行为,引起了不少人注意。

    江州大堂也迎来了一位久违的“客人”。

    江州刺史王冷然走进正堂时,欧阳戎正在和元怀民聊天,

    前者似是在询问后者浔阳江畔某座前人建造、废弃已久的锁江古塔。

    王冷然背手,冷着脸,从大门口走到大堂最上首的刺史桌前坐下。

    “哼。”

    一声冷哼。

    欧阳戎置若罔闻,继续询问元怀民那座锁江塔的过往历史。

    元怀民摆归摆,但是对于山川风物、人文传记等地方志史料,了如指掌。

    于是欧阳戎眉梢挑起,稍稍认可了他天天挂嘴边的“诗画双绝”。

    “哼,欧阳长史是没看见本官来吗。”

    王冷然再度冷哼打断。

    欧阳戎低头,用毛笔认真记下刚刚打听到的事物,然后搁笔,淡淡道:

    “王大人稀客,下官需不需要扫榻以待,倒履相迎,给您接风洗尘。”

    沉寂已久的正堂,火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