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三章 国子监名额  红楼之庶子风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十三章 国子监名额 (第2/3页)

贾宝玉等嫡子,都要在贾家族学里读书。

    难道贾琮一介庶子,就有何资格去外面书院读书?

    完全不可行,也不能行。

    在孝道大于天的年代,敢在这方面特立独行者,那就是在作死。

    偏生,贾琮在贾家族学读书的资格,又被贾赦给废黜了。

    他若想再回族学念书,必要经过贾赦返口。

    然而以贾赦的性子,这相当于按着他的头低头认错。

    莫说是贾政,就算贾母都难做到这一步。

    而且,贾母也绝不会为了贾琮去这样做。

    如此一来,贾琮两条进学之路,就都被堵死了。

    他虽能自学,可贾政以为,若没有名师教导,单靠一个孩子自己去悟,本就艰难险阻的科举之路,会变得愈发荆棘丛生……

    况且,这让外人如何看待贾家?

    所以,他实在无法,只能此下策。

    贾家作为勋贵世家,除却武勋上的诸多福利外,还有一项祖宗余荫福利,就是每代可荫一子,入黉门监读书。

    黉门监,便是国子监。

    东府的贾敬、贾蓉,荣府的贾珠,都曾走此路。

    不同的是,贾敬、贾珠是认真进学,要取功名。

    贾蓉不过是混个出身罢……

    贾琮若也走此路,既可避开贾赦之难,又不怕别人攻歼贾家义学。

    因为国子监乃中央官学,非私塾。

    可得两全其美。

    只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尽管贾家人大多不把这个就比秀才高一些的出身放在眼里,却不代表,他们甘愿看到这个出身落在一介庶子身上。

    贾母王夫人等人,也都不会愿意。

    所以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不是一个好法子。

    会把贾琮推向贾家内部争斗的巨坑……

    但为了让贾琮能够进学,贾政也顾不得其他了。

    他打定主意,若是哪个敢以此非难贾琮,先过他这一关!

    久不愿和府上一些人理论,不是不敢,只是怕麻烦。

    此次谁敢坏事,他绝不愿再忍让。

    贾政虽打定主意,可宋岩、曹永、李儒等人还是纷纷凝眉,皆以为非良策。

    在他们看来,此事引发的后果,并不会以贾政的意志而削弱多少……

    只是涉及荣国府内利益划分,他们哪里能插得上口?

    若贾政铁了心这般做,李儒这个国子监祭酒都拒绝不得。

    然而就在这时,众人就见贾琮大礼跪拜,声音哽咽道:“琮,谢老爷慈佑之恩……”

    这话一出口,贾琏等贾家子弟的面色自然皆是纷纷一沉,眼神多有阴霾。

    宋岩等人的面色也不大好看……

    儒家君子,最看不得“见利忘义”之辈。

    尽管贾琮所行,或许算不上见利忘义。

    可是……

    众人都清楚,贾家这个荫监名额,无论如何都轮不到贾琮来继承。

    这就属于“不义之财”。

    不过没等他们心起厌恶,就见贾琮抬起头,眼睛微红的看着贾政,道:“琮虽感念老爷慈爱庇佑之恩,只是,琮却万不敢有非分之念。

    嫡庶之别,纲常之本。

    琮得老爷护佑,衣食无忧,又得墨竹院以读书,实已心满意足矣。

    焉敢再窥视其他?

    再者,琮若蒙心受之,岂不置老爷于非议之境?

    若如此,琮虽万死,亦难辞其咎也!”

    这番话,让贾政心中感动无比且不提,宋岩等人才是最满意的。

    他们为何会被人划为旧党中坚,说他们顽固守旧,不知变通?

    就是因为宋岩等人恪守祖制礼法,几无人情可言。

    他们认为,礼教纲常,乃国之本也。

    譬如在皇后有子时,就算这个皇子是个傻子,也一定要扶持为太子。

    国事可由朝臣署理,太后也可监国,但纲常却不能乱。

    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