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七章:两难  一抹匠心瑶琴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六十七章:两难 (第1/3页)

    难得轻松的时候,易遥、秦墨和张滨三个人在黑泉社区痛痛快快地玩了一整天。

    三个人跟工人们混在一起,通过跟工人们的聊天,易遥对工艺竹编渐渐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历史上,竹编行业大多以作坊的形式存在,竹编工艺能世代相传依托的是华夏五千年经久不衰的师徒关系。

    学徒入门、拜师都有很苛刻的条件,在很早以前学徒学成之后不会立马自立门户而通常是要在师傅身边陪伴几年甚至十几年,这段时间徒弟的所有成果都归师傅所有,算是报恩,跟相声界的三年学徒两年效力很像。

    竹编的竹种很多,淡竹、水竹、刚竹、毛竹等等大约有两百多个品种。

    深入了解,易遥也发现竹编的编织工艺也很复杂,常见的有编织、车花、拼花、穿珠、翻簧等。

    竹编工艺有三种材料处理、编织、收尾,每个过程虽然看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复杂程度很难想象。

    这不仅需要手工艺者有超与常人的熟练程度,还要通过多年积累的经验,对竹篾的状态有合理的判断,这样才能提升成品率。

    在编制过程中,什么材料适合做筋子,什么篾子附和要求编织其实都有很严格的要求。

    筋子做底,篾子编制,两寸处分头颈、五寸处分二颈、一尺处分三颈,之后还要进行锁边。

    而且锁边的高度也有很明确的要求,拿常见的背篓来说,小背篼一尺五寸高锁边,中背篼一尺六寸、大背篼二尺高锁边。

    在锁边之后还要经历楦棍的缓解,把竹编制品的开口楦圆、楦正,让整体看上去更加美观。

    看着工人们熟练地操作,一根竹子如何处理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最后的竹编制品,易遥从没有感受过这种温馨的惬意。

    在越来越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手工艺者用忙碌的手艺活却传达出了世外高人一般的恬静、淡然。他们忙碌却充实,劳累却欢喜,似乎这世间的所有浮躁喧哗都与他们无关,他们要做的就是把眼前的竹子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竹编制品。

    在木屋旁边,一个破篾工人娴熟的技艺吸引了易遥和张滨的实现。

    那人已经五十多岁,却看不出任何颓败的气质,他手上的劈刀锋利无比,劈刀在竹子中间轻轻一拍,双手抓住竹子两侧用力一拉,七八米长的竹子瞬间一分为二,伴随着竹子撕裂的美妙声音,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又干练十足,简直让人赏心悦目。

    破灭就是把竹子用劈刀分成附和规格尺寸的篾子,有些篾子需要做到几毫米的规格,所以对篾匠的手艺熟练程度要求很高。

    “吱——啦——哗——”

    批、撤、拉、划,一套动作下来,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一根七八米长的竹子就已经被加工成了附和尺寸的篾子,整个过程充满节奏感,篾匠的收益更是让人身心通畅,如同欣赏一出传统戏剧一般。

    速度、准度、精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