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0、大好消息  五代河山风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220、大好消息 (第1/3页)

    显德五年的年末,官家举行了庄重的祭天大典,向祖宗上苍汇报这一年来大周所取得的成就,同时祈愿来年还能风调雨顺,万事顺利。

    官家说的话是有人写好的,晦涩难懂,有很多古书中的语法和特定词句,其中还主要说了今年史从云平定荆楚的功绩,这也是显德五年整年周国取得的最大功绩了。

    不过写这些的不是枢密院学士,而是一个史从云熟悉的人,兵部侍郎陶谷。

    就史从云和他接触来看,这人是个彻彻底底的文人,平时说话都是文绉绉的,脾气也不大,有时候和人冲突多数都是自己忍着。

    因为他的文采,除了担任兵部侍郎外还兼任翰林院承旨,就是说官家的诏书都是他写的。

    就是这样一个文人,居然担任了兵部侍郎,一开始史从云也很惊讶。

    要冯继升和兵部工匠时都是和陶谷说的,陶谷答应的很痛苦快,还因为兵部掌管兵籍和兵器库,史从云有很多事都要与他协调交流。

    慢慢的也明白为什么堂堂兵部让一个文人来担任侍郎了。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到现在已经变形了,六部原本是实权部门,三省是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机构,但到现在六部已经有不少权力被架空。

    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户部和兵部。

    而户部和兵部是权力很大的两个部门,户部掌管天下赋税钱财自不用说;兵部相当于后来的国防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发布军令等。

    到如今,出于皇帝对手下武将官员的忌惮,常见累月打仗需要权力集中,快速反应等等原因,户部主要职权被三司所代替,既度支司,盐铁司,户部司。

    兵部主要职权责被枢密院代替。

    不过二者的考虑不同。

    三司取代户部是因为户部掌管天下赋税财富权力太大,需要分散,将其分为度支、盐铁、户部(主管赋税)三个司来分散户部权力,免得官员做大。

    枢密院则是反过来,因为常年打仗,军事决策机构需要快速反应,而兵部人员冗杂,权力分散,无法快速做出反应,兵贵神速,拖沓一下都会酿成大错。

    加上皇帝对武将的不信任,军事决策更信任身边心腹来。

    所以慢慢就由更加精简,人更少,权力更大,而且是皇帝信任的少数人组成的枢密院代替了兵部的军事决策和发布军令的权力。

    兵部就是只剩下管理兵籍和武库的职能,打仗的事已经不是兵部可以插手了,既然只是管理兵籍和武库这样的事,那文人来反而更得心应手了。

    陶谷就这么神奇的兼任兵部侍郎和枢密院承旨,这两个看起来一武一文到极致的岗位。

    史从云等百官也要跟随官家祭天,所谓社稷其实就是祭祀五谷神和土地神的地方,古人以此代表政权,因为中国是农耕国家。

    不过这次很以前不同,史从云再也不是站在末尾的无名小卒。

    官家身后文武分列,武人这边,他是站在头一号的!

    而他身后就是老爹史彦超,站在武将班组中的第二号。

    史从云现在个头已经和老爹差不多了,站在众人中间十分高大,父子两一米九的身高站在前面,后面的人想看官家垫脚都没用,只能侧身去看。

    祭天大典结束之后,史从云还没来得及走就被笑呵呵的魏仁浦拉住了,让他去枢密院,说有好消息告诉他。

    看老头这么高兴的样子,史从云也来了兴趣,好奇的随他去了枢密院官署。

    原本后天就要过年,现在百官都休息了,他们去枢密院官署时里面都没人,连外面值守的士兵都早早回家去了,是魏仁浦自己掏钥匙开门的。

    跟着他穿过积雪覆盖的天井,到了里面办事的厢房,魏仁浦从众多公文信报中找出两份交给他。

    史从云见老头笑盈盈的看着他,还抚摸着他那李逵似的胡须,心里也十分好奇。

    立即拿起来第一份战报看起来,结果看了一下心里大喜。

    战报说的是今年十一月,邢州留后陈思让以州兵出战斗,在西山下打败河东的伪汉贼军一千多人,斩首五百余级。

    当时北汉因为在在辽州(今山西左权县附近)打不过昭义军节度使李筠,被李筠打得损兵折将,节节败退,辽州几个县都快丢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