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0、未来的思考  五代河山风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170、未来的思考 (第1/3页)

    回大梁的路很远,也很平坦,走陆路先到陈州,再往大梁去。

    陈州是向训镇安军的驻地,在此地,向训大方的设宴款待众人,史从云去了。

    耽搁一天之后,就继续北上。

    这回史从云以身体不舒服为由,北上的路不再骑马了,而是钻进周宪的马车。

    众人大笑,都说云哥儿不是身体不好,是太好了。

    北上的路,史从云枕在周宪大腿上想了很多事情。

    此战对于南唐来说是抹不去的阴影,淮河防线丢失,接近半数国土丧失,自此周国兵陈大江北岸,时刻威胁金陵。

    对于大周而言意义重大,相当一下增加了差不多三分一的国土,而且还都是肥沃富庶的土地。最重要的是都在南方,不会受战乱侵扰。

    大周此前其实只有关中,半个河北,山东,河南之地。

    关中历经唐末诸乱至今已经残破荒废,半个河北和山东要时刻面对北汉和契丹的袭扰,随时需要囤驻大量兵员,时刻备战,百姓难以休养生息,只有河南还能稍安。

    这也是王朴为什么提出先南后北战略的重要原因之一,整个周国缺乏战略纵深,缺乏打大仗,持久战的资本。

    如果打几个月,打几年尚且可以,可如果要打举国之战,如和辽国开战,绝不可能是几战、几年就能决定最终结果的。

    往往可能持续打十几年,几十年,如当初汉朝打匈奴,唐朝打突厥,北宋打西夏,蒙古打南宋,人们可能只记得几场大战,最终结果,可其实战场是非常漫长的,动辄几十年,大大小小的战数都数不完,如果没有国力支撑,这种战争小国是打不了的。

    而如今的周国也没有资本打这样的战。

    有了淮南情况就会好太多,淮南之地富庶平坦,而且身处南方,有黄河、淮河阻隔,不必担心北方袭扰,能成为稳定大后方。

    淮南南方面对的是南唐、吴越、荆楚、南汉等,根本不足为惧。

    吴越、荆楚都是对大周臣服的,打南唐时两国都出兵帮忙了,南唐本就对大周是毕恭毕敬的,如今经史从云这么一打,肯定也战战兢兢,恭恭敬敬。

    再南方的南汉则更是不用担心。

    说白了,整个南方没有一个能打的,没有任何一股力量可以威胁到大周。

    史从云心里也感慨,其实历史上南方能对抗北方的机会并不多。

    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三国,为什么东吴会被那么称赞,因为它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南抗北的高光时刻。

    虽然人们的目光被演义吸引在蜀地,但当时整个战场上,真正的战场一直在东面。

    赤壁之战后,到灭蜀之前,魏国唯一一次主动进攻蜀国就是曹真突发奇想想打一下,结果还没打成,除此之外一直在打孙吴,所以说三国,其实主要是魏吴之战。

    三大战役、官渡、赤壁、夷陵,吴国赢了两场,败了曹操,败了刘备;直到蜀国、曹魏相继灭亡,吴国依旧还在抵抗。

    这是属于江南政权不多的高光时刻,纵观整个历史长河也是少有的。

    当下则绝不可能,整个南方没有孙家父子那样的人物把他们整合起来,而且各国高层都胸无大志,坐吃等死,沉溺在奢华享乐之中。

    但面对北方,大周便开始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当下周国和辽国相比,只能说相差太远,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乃至政治实力都是如此。

    北汉其实微不足道,一个李筠就能打得他们嗷嗷叫,关键是他们背后有个辽国爹。

    辽国也明白太原是他们的桥头堡,是不能丢的。

    历史上赵匡胤打了两次北汉,每次一出兵,辽国必派大军火速救援。

    后来赵光义灭北汉基本没什么阻力,是因为赵匡胤两次出兵虽然没能打下太原,却把辽国援军打怕了,到后来赵光义出兵时辽国直接不敢伸手了,拿下北汉当然易如反掌。

    所以当今大周想要收回北汉是暂时不太现实,太原和幽州(北京)对于辽国而言有同等价值,是东西两个桥头堡。

    不做好面对契丹主力大军的准备,就不要想着灭北汉。

    但收回关北之地还是有可能的,如霸州、雄州、易州、涿州等地,因为辽国没那么重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