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奇袭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二章 奇袭 (第1/3页)

    [大荒原]

    千余名骑手以及三倍于骑手的乘马被划分为六个中队,每个中队携带的马匹都等同于一支小型赫德部落的马群。

    一场暴雨以后,原本被烧成焦土的大角河西岸无人区,又一次变得郁郁葱葱。

    六个中队好似六道洪流,在点缀着浅绿的黑色荒原之上齐驱并进。

    中队与中队之间无法直接看到彼此,只有远方马蹄卷起的烟尘才能证明友军的存在。

    身处洪流之中的温特斯,亲眼目睹了一次又一次减员:有的战马因为踏中鼠穴而栽倒,有骑手因为精疲力竭而坠马。

    他的心在滴血,但他却无法伸出援手,掉队的骑手必须独自在荒原等待收容分队抵达。

    因为洪流不能停下,洪流只能向前。

    在无人区与特尔敦领地的交界,六个中队的铁峰郡轻骑兵与泰赤送来的向导和马群汇合,并更换了那些已经濒临极限的坐骑,然后马不停蹄继续向西疾行。

    这不是一次“帕拉图式”的重锤碾压,而是一次“赫德风格”的轻装奇袭。

    因为它的核心目的不是杀伤敌众——而是斩下蛇头。

    ……

    游牧部落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不能长时间将大量人口牲畜聚集在一起。

    作为一种生产资源,牧草近乎均匀地分布在草原各处。想要牲群兴旺,部落就必须尽可能利用牧草资源。

    同时,过于庞大的牲群将会轻而易举耗尽居住地的牧草,而马、牛、羊的放牧距离都有极限,就算一天换一个位置扎营,它们也无法迁徙太远。

    所以即使是再庞大的部落,平日也必须分成一个个家庭散居。如此一来,在荒原保有一支常备军的代价变得极为高昂。

    因此,在非战争时期,一个部落的王帐只能维持极其有限的常驻兵力,这就导致诸部王帐几乎永远处在缺乏保护的状态;

    也正因如此,大多数赫德部落之间爆发的战争,都是以“对敌对部落王帐发起奇袭”作为主要形式,通常也都是以“斩杀敌对部落首领”作为结束。

    真正摆开阵势、明刀明枪的大规模会战反而少之又少。

    对于逐水草散居的赫德诸部来说,王帐才是他们最薄弱、最致命、最容易遭受打击的要害。

    ……

    优秀的剑手总能从敌人意想不到的位置发起进攻,而想要占据“出其不意”的优势,关键无外乎两点:隐蔽、速度。

    按照温特斯的制定的作战计划,此次突袭,泰赤的部落将会负责诱敌。

    在烬流江畔,温特斯直截了当地告诉泰赤之子:“我不管你父亲用什么方法,他必须让‘赤练’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他身上。”

    “而我会亲自带兵从另一个方向隐蔽奔袭。”他在地图上顺着金顶山脉的山脚划出一道浅浅的凹痕,然后重重将匕首插在终点:“斩下蛇头!”

    同时,为了追求超越极限的行军速度,所有参加奔袭的骑兵的装备都做了最大程度的轻量化处理。

    毛毯、马衣、镶银的刀鞘、黄铜的腰带扣……凡是能节约的重量一律减轻,凡是装饰性的物品一律舍弃。

    每名参与突袭的骑兵甚至只携带了一包风干肉和一囊发酵的马奶作为补给。如果无法从敌人手中缴获物资,他们将在荒原上饿死、渴死。

    在挑选人员时,每位候选人都被如实告知这是一次有进无退、有胜无败的长距离奔袭。一旦掉队,他们将只能在茫茫荒原中等待救援。

    然而没有一个候选者退缩——因为这也是一次不得不进行的战斗。

    ……

    当下,温特斯的小小“政权”看似欣欣向荣。然而实际上,初生的铁峰郡政府就站在悬崖边缘。

    于外,枫石城事变导致红蔷薇与新垦地军团的地方实力派的战争一触即发。虽然两方如今都在拉拢铁峰郡,但那只是形势所迫。如果有机会,温特斯一点也不怀疑他们会毫不留情地镇压“叛军”。

    于内,铁峰郡同样不安稳。虽然血泥之战的大胜让温特斯暂时拥有说一不二的威望,但是距离民心所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民众只是惯性的遵从他的统治,如果有一天红蔷薇“光复”铁峰郡,他们也会惯性地遵从红蔷薇的权威。

    更不用说铲子港还有一位表面服从热沃丹的政令、实则在暗中收拢盗匪溃卒、阴谋不轨的波塔尔镇长。

    不过相较新垦地错综复杂的局势,来自荒原的威胁更让温特斯如芒在背。

    特尔敦部的汗庭虽然在血泥之战遭受重创,连带烤火者本人也被斩杀,但特尔敦部并没有被彻底消灭。

    一头狮子死了,可是从狮子的尸体中又诞生出一群饿狼和秃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